新用户登入 登录

萌子岛

  • 556
  • 2

zz十大中国风歌曲

25粉丝
拉菲尔斯 黄晶石的觉悟2009-7-18 18:10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mzxzx.cn/thread-7667-1-1.html
发贴前都请看下版规~主版只能放动漫游戏音乐。

总结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粉丝
295xiaoyu 初级居民2009-7-18 21:17 显示全部楼层
都听说过 听过的还真不多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粉丝
solou 高级居民2009-7-18 11:2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第十名:在梅边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牡丹亭的传说一定给了山姆大叔汉堡party文化下长大的王力宏很炫的感觉,虽然像他在歌词里唱的那样,他也没时间花十来个个小时把这出昆曲的咿咿呀呀听完,但他从中还是汲取了很多音乐元素。就连他的吐字也用了昆白+嘻哈的模式,特别值得一听的是:“春水望断 夏花宿妆残 谁闻秋蝉谁知冬来 冷秋千笑声似犹在 剪不断思念欲理还乱”王力宏的演绎不但大胆地打破了句读的潜规则,背景类似天气预报里渔舟唱晚一样的电子音乐让rap更加铿锵。


无论如何,王力宏作为美籍华人对根文化的探索和热爱都是值得ABC们学习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力宏的花田错,“说好 破晓前忘掉”这个好字唱的那叫一个九曲回肠,也可以说是相当另类的一个尝试。配曲里的二胡等京剧配器让本歌的中国风口味十足。花田错,一个错字错出了一段瑰丽的仲夏夜之梦,错出了一幕迷朦的露水姻缘。 另一个小插曲是我第一次听这首歌居然是06年超女我最看好的我辽胖小丫巩贺演绎的版本。

  

词:6分

曲:5分

综合:6分

  

第九名:三国恋

  

Tank的歌曲,我听过仅此一首,而且不打算再接着听了。三国恋不是三角恋,但是貌似跟三国关系也不大。歌曲采用了比较诡异的视角,或是孟德帐下新婚不久的小营长,或是赤壁滩边被掠去撑船的老渔樵,籍贯台东的小坦克大概也是听惯了国中老师激昂地给他吟诵大江几度东去,夕阳依旧血红的诗词,这种无厘头的融合是也是无罪的,起码在歌曲界的批林批孔之势过犹不及的时候。而且,我比较抓狂地得知这首歌曲是七剑下天山的主题歌。那个破片配得上这首歌吗?

  

总体看,词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流畅的,在中国风的词库里算是中人之姿。关键是曲,节奏感强,配器像红烧排骨或葱爆羊肉一样浓烈,琵琶古筝笛子在后面的副歌部分高调介入让“等待良人归来”的怨妇翩翩长袖、舞映长江的萧瑟在喧闹中更显凄凉。与《北京一夜》类似,青衣的唱腔(不确定,也可能是老旦,it depends on她等的是老男银还是小正太)确实挺出彩。同时不得不提,MV比较失败,请个好导演就那么难么?清华每年的学生节晚会的DV导演们井喷般地涌现,捂都捂不住,随便哪个也不这个差。

  

词:6.5

曲:7

综合:6.5

  

第八名:Susan说

  

苏三的故事一直是我国戏曲界和妇联工作的双料热门,可惜陶二吉一点不care。欢快的节奏,有说有唱,吊儿郎当地像赵宝刚一样讲述着都市女白领没事找事的寂寞和抚今追昔的得瑟。台北和南京?在我看来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是中华民国的首都。这首歌最出彩的地方,当属中间的那段“世说新语”般的r&b。估计高考语文文言文你要敢这么翻译,基本上就宣告了你直接和一本线告别了。



曲子方面,《Susan说》大量采取传统乐器,刻意营造出“不着调”的调调。算不上陶喆的上品。

  

词:7

曲:6.5

综合:7

  

第七名:江南

  

中国风有个误区,就是一定是宫调,一定来几嗓子京剧,一定要找个《83版眼保健操》的配乐。不然。

  

《江南》出现的比较早,04-05年。曲调悠扬而缠绵,像德芙巧克力一般丝滑,像用夏士莲洗过的长发,整个曲子没有大起大落,一如细雨濛濛在姑苏的青砖黑瓦间平和地流淌着。而且中间的停顿让整首歌曲很有弹力,结尾一段管乐钢琴的合奏更是如泣如诉,让歌曲中所有因为演唱者发音问题没有听懂的歌词变得不再重要了。

  

《江南》的词写的很一般,起码意境上照比其他十大差着一些,不过好在词的音律还算有些顿挫,加上林俊杰这小生的嗓子有些特色,让歌曲的演绎还基本上对得起作曲。这首歌最好是给听不懂中文的老外,效果应该更好。事实上,我就是在法国秋日阴霾的天空下一边听这首歌,一边琢磨怎么用法语回答薛定谔的猫到底死了没有。

  

词:5

曲:8

综合:7.5

  

第六名:倾国倾城

  

本歌屈居第六名,只是由于前面的歌曲实在太过经典。《倾》的曲子是波澜起伏的,从开始部分到副歌的华丽转身像扭捏的豆腐西施王小蒙转眼水袖一抖,倩影含元。其实这里的一大半功劳要归功于阿宝的天籁之音,当然,前提是你听这首歌曲时候一定别在戴着白羊肚手巾的肉夹馍小吃部。在所有歌曲里,这首无疑在演唱上拔得头筹,其实,如果是词曲作者小柯和纵贯线那帮老男人来演绎,这歌基本就可以扔进历史的火化炉了。听说李宇春这位纯爷们还演唱过这首歌,让我顿觉知识产权需要保护!



曲:7.5

词:7.5

综合:7.5

  

第五名:九公主 千里之外

  

至此,中国风两位重量级人物均在第五名并列出场:后弦的《九公主》和周杰伦费玉清的《千里之外》。

  

《九公主》与其说是是中国风不如说是西洋风,但恰恰是洋务运动的“洋”字,衬出了中国风的大背景。初听这首歌曲,并没有立刻把人抓住的感觉,曲调像马尔科夫过程一样诡异,歌词吐字严重影响了故事的表达。但是当你仔细地对照着后弦像黄道婆一样编织出的美轮美奂的歌词,一切的一切像奥运开幕式上的卷轴一样细腻而优雅的展开在眼前。



同时,推荐称得上优秀的几首后弦的歌曲:《西厢》《桥段》

  

词:8.5

曲:8

综合:8.5

  

周杰伦的歌曲在这首之前一直被我视为80后代言,无知与物质年代的ISO900x,虽然《爱在西元前》和《威廉古堡》也曾被我加入收藏夹。但《千里之外》的横空出世瞬间让我对周董注目,当然值得刮目的是方文山,方也是迄今为止我唯一服气的华语流行歌曲词作者。

  

《千》歌的歌词是非常优秀的,不着痕迹的网罗了大量的古典诗词,却不酸不腐。半文半白开创了一代文风。方文山大胆地颠覆了语法,让最美的音律和词句最自然地飘落在它们应该的位子上。北大清华某些语文考题还曾经让考生写出这些语法错误,呜呼哀哉!我相信这种考试培养的是将来长篇大论科学发展观的办公室主任,而不是潇洒写意的文坛巨匠。

  

在曲子方面,周董很成功地借用了各种古典乐器,并且在行曲上舒缓,大方。就像我们中学踢正步一样,一旦慢下来就卓然不群,这首歌的另外亮点就是费玉清先生的加盟,否则,即使Jay再师从赵忠祥也无法把歌曲里的情愫娓娓道来。

  

词:9

曲:8

综合:8.5

  

第四名:牡丹江

  

牡丹江,乍一听以为是以蝴蝶和玫瑰名声大噪的庞龙的又一首《家在东北》系列。结果,是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歌词没有文山给周董的那几首那么复杂,毕竟人多嘴杂嘛。江南渔乡,古镇残墙,石板上记满了“妾发初覆额”的回忆,屋檐下点滴着“愿同尘与灰”的纯真。最后的部分,典型的黑鸭子风格的准童声犹如蓬皮杜广场上的山寨艺术家们手里的画笔,瞬间描摹出了几米版的《乡村爱情》。

  

音乐和演唱方面,《牡丹江》很固执地运用大量的钢琴伴奏,很像罗大佑的《海上花》合唱版,纯粹而高雅,一举打破乡野风光一定要唢呐那些聒噪的大红大绿来渲染的常规做法----那是早期的张艺谋。Lara这个小妮子声音很甜,还是木糖醇的那种,非常适合做12580的客服。至于“南拳妈妈”那几个傻老爷们唱的也就是中规中矩吧,估计小沈阳都比他们唱得好。明天我可以跟本山讨论一下成立“北腿爸爸”组合,三女一男,欢迎拨打250-54250热线报名。

  

词:8.5

曲:9

综合:9

  

第三名:西关

  

《西关》很有南派的古典风情,特别是词,基本上可以作为现代婉约派的典范。清淡中泛着秀丽,像粤菜的口味,描红不艳,怀古不腐,歌曲前部和中部的“歌外音”又给琉璃瓦、红砖墙的歌曲平添了几分现场感。如果方文山的歌词是Chanel5,那么《西关》细腻的歌词就是淡淡的Yves Rocher茉莉清香,描摹着羊城西关的闺中黄花那平水微澜的小女儿心态。通篇没有刻画这位西关小姐的相貌,但是听罢歌曲,脑海里那如玉的容颜完美地符合了以水木pielove为代表的诸多当代猥琐男对另一半的童话般的要求。建议剩女们一定多听听这样的贤良淑德的活化石歌曲,远离以蔡依林等不靠谱zuo妞为首那些没事找抽的无病呻吟。就这样的姑娘摆在眼前,没有个东三环还款完毕的两室两厅和Q7,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搭讪!

  

说到曲子,《西关》的琵琶和笛子配得十分自然,让宝器珠光瞬间黑白,让玲珑婀娜顿作烛影。陈艺鹏同学的奶油音其实和好男快男啥的并没多大区别,后海三里屯你也可以10块钱听7段, 但其实这里需要的确实不是崔健的狂野或者赵传的高亢,长衫飘飘,羽扇摇摇,公子般的感怀才是词曲需要配的声音。

  

词:9.5

曲:9

综合:9.5

  

第二名:昆明湖

  

《昆明湖》是一首中国风里面的扛鼎之作,也是词曲方面的标杆式作品。其与《青花瓷》无论在词句的斟酌,乐曲的制作方面都可以说是目前执国风歌曲之牛耳,一时瑜亮。

  

六月,云南的阳宗海。高原的青山安详地环抱着一汪碧水,远山的玉带上,长啸的火车在高天上流过。极目之野,草绿,天蓝,云白,水静。大概后弦的采风就是在这迷醉的春城之风里将颐和园里的别柳和茶马边的野花编织成了昆明仙子梁祝般的爱情悲剧。多余的关于故事的描写都是赘述,给个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z=585650620

可以边听歌曲,边看歌词,边读故事,这样立体的歌曲在我看来还是第一次。《青年文摘》式的后现代爱情和大话西游般的穿越,过桥女倩影,茶马道幽幽,彩云之南,燕山麓下,用词不拘一格,典故信手拈来,后弦的文本用最简洁的方式包涵了中国古典的悲剧美和西方浪漫主义的情怀。像一部微缩的十九世纪法国宫廷戏剧,更像是明末清初的江南茶肆的话本。

  

曲调方面,稍逊《青花瓷》,但是也不白给,曼陀铃,吉他(不确定),中提琴等西洋乐器和扬琴,古筝,长笛等古典乐器的中西合璧让配曲华丽而多样,也造就了古典而不土气,现代而不浮躁的风格。唯一遗憾的就是后弦的唱法,有待斟酌,这个属于个人风格,不便多说。

  

词:10

曲:9.5

综合:9.5

  

第一名:青花瓷

  

终于轮到boss出场了。《青花瓷》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风的一个历史性的高峰,也是方文山和周杰伦双剑合璧默契到了无可附加的杰作。随着古筝幽远的响声,《青花瓷》挟着江南古镇的白墙黑瓦,映着往昔繁华的流水人家,蓦然地将听众邀上一叶扁舟,斜风细雨间徜徉在姑苏桥畔,淮扬江波。文山的词选的很准,青花瓷本身淡雅的文化符号很容易让通篇的词作披上淡淡的蓝色,管他颜筋柳骨的士大夫还是秦淮八艳的红尘女,透过蓝色的历史偏振镜,你看到的就是历史的从容和文化的碑拓。青花瓷的端庄和安详让思凡的情愫于是有了厚重之感。游览苏州的时候,我很刻意地选择了这首歌曲在耳边盘旋,拙政的亭台水榭,同里的古宅水乡,枫桥的寒寺晚钟,观前的依稀开元,让我很有回到宋明的冲动,彷佛我的前世一定有个未完美的爱情,或者半阙留空的辞赋。

  

扯远了,本歌曲的音乐又是一个听点。平稳,是中国风最有表现张力的节奏;流畅,是中国风最有东方美的风格。周董在《青》里的对于各种乐器的搭配做到了完美的组合。各种配器像是3D立体画的表面,听进去以后,立体的图像跃出平面。而且,周董在此歌曲的演绎上面已尽最大的努力做好了吐字方面的功课。其实,我倒认为这首歌的朦胧美让周董的演唱恰到妙处,换了毛宁那就不是略带历史尘灰的青花瓷了,而是铁岭农民家里的破水缸了。

  

词:10

曲:10

综合:10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3 M币 +4 +4 收起 理由
拉菲尔斯 + 13 + 4 + 4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登入

小黑屋|萌子岛

GMT+8, 2025-2-5 16:11 , Processed in 2.449469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Copyright 2020  atollmoe©.a2.1.0 All rights reserved. 9+

Copyright 2009  supported by zhixuan© oeo© oko© All rights reserved.Thank yo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