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游戏机市场进入地下的同时,索尼电脑娱乐、任天堂等厂商也在思索打开中国市场冰山一角的办法。其中,时任全球第一大游戏厂商的任天堂率先放下身段,迈出了合作的第一步。而在中国方面,由美国华裔科学界及管理界杰出代表颜维群博士创办的神游科技(iQue)也准备“曲线救国”,重塑中国游戏机产业新面貌。 此时,街机厅也以“电玩城”的姿态重新回归到大众的视野当中,看似巧合的两件事却隐约传达出了一个信号——中国对游戏机的态度开始转变,过了15年地下生活的游戏机产业,迎来了一丝重返地上的曙光…… 二次破冰 电玩城高调回归亮相公众 无论是神游科技与任天堂的深度合作,还是电玩城以全新姿态强势回归,都传达出了一个信号——中国政府看到了游戏机产业对电子信息消费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不仅能够在国内网络游戏和网页游戏近乎于饱和的情况下开辟出一条新的产业道路,还能为中国近几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硬件研发团队和游戏制作团队找到下游出口,打造一条全新的游戏产业生态链。 在《上海自贸区的总体方案》正式出台后,禁锢了15年的游戏机产业终于迎来了解禁的这一天,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措施》意味着15年前的《关于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治理的意见》中的禁令将不再适用于自贸区的企业,只要索尼、微软和任天堂在自贸区设立公司,那么这些公司即可在国内生产和销售游戏机。 严格审查 解禁并非毫无条件 “解禁后的游戏机将在国内畅行无阻?别高兴得太早了”,一位资深玩家说,“在经过所谓的‘文化主管部门审查’后,一些经典大作恐怕跟我们无缘了。”在许多玩家看来,这种担心不无道理。资深玩家、游戏自由撰稿人郭思远表示,中国的游戏环境同欧美、日本不同,中国的文化部门一直没有建立起游戏的年龄分级制度,而现行主机游戏中除了主打“全年龄”市场的任天堂系列外,绝大多数游戏都有着比较严格的年龄限制。 另据获悉,在中国销售游戏机行货也不会与国际版完全一样,主机中整合的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功能也会被阉割掉。 厂商战略 微软“圈地” 任天堂淡然 《方案》公布后,不仅引发了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也带动了游戏机厂商们的进一步行动。早在2013年7月份,就有媒体爆料称微软与中国IPTV新媒体视听业务企业百视通(Best TV)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广其新一代主机XBOX One。双方的合作基于微软技术上的授权,而百视通提供终端平台。相比之下,索尼电子娱乐虽然没有像微软那样雷厉风行迅速入驻,却也在暗中规划着未来的布局。 上海自贸区正式成立后,索尼虽然没有像微软那样马上进驻,但同样也在布局作准备。10月8日,PSN国服悄然上线,虽然之后官方回应“该系统未来将被用于索尼旗下数码相机产品的软件升级服务”,但显然也是为旗下新一代核心游戏机PS4进入中国作好铺垫。 然而,三巨头当中最早实现破冰的任天堂反而现在动静最小。据相关媒体报道,任天堂社长岩田聪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也表示,会密切关注相关消息和后续进展。虽然目前任天堂并未进驻上海自贸区,但并不代表公司会错过这次机会。 意义深远 或成新型支柱产业 解禁后的游戏机产业,在重新点燃国外厂商对中国市场渴望的同时,也为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带来了新元素。 业内专家指出,从目前来看,刚刚解禁的游戏机产业对于中国所带来的意义虽然尚不明朗,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已经在中国地下市场倔强生长了15年的“新兴”产业,对于带动国内游戏产业甚至3C产业进一步发展、促进游戏消费市场增长、推动动漫及周边产业进步以及解决就业等问题意义非凡。 结合智能终端 构建3C客厅战略 易观国际资深分析师顾浩一则认为,游戏机将成为“客厅战略”的新生势力,真正让互动娱乐回归客厅,并加速客厅智能生态圈的构建。他指出,解禁之后国内销售游戏主机在政策上已无障碍,加之智能电视的爆发,这些利好因素都为客厅娱乐的回归提供了契机,互动娱乐回归客厅很有可能是继手游之后下一个爆发领域。 相关资料显示,随着云概念的提出,智能电视、机顶盒都逐渐开始向游戏化靠拢,而游戏机厂商也抓住此次契机,逐渐将产品植入机顶盒功能。无论是上文中提到微软与百事通合作推广中国版XBOX One,索尼电脑娱乐准备先于PS4发售的电视盒类主机PSVTV,还是任天堂在新主机Wii U上植入的电视体验插件TVii,无不体现出游戏机厂商在发展传统主机之外的“盒”战略。 写在最后:我们等待这一天,等了15年 曾经,炎热的夏天,北京幽长的胡同里,一群放了学的小伙伴风一般疾驰到家。镜头跳转,在一台产于上世纪70年代的“昆仑”或者“长城”牌电视机前,这群顾不得擦去额头汗水的孩子们守着一台脏兮兮的“小霸王”游戏机,聚精会神地在“魂斗罗”、“忍者龙剑传”、“热血物语”中享受着来之不易的自由时光…… 曾经,我们常常因为自己崭新的“小霸王”而向小伙伴们炫耀,挤兑对方的“任天堂”主机的种种不好,我们最害怕的就是在享受一关一关的酣畅中听到妈妈的开门声,随后招来一顿怒骂或者暴打…… 曾经,我们可以省下几个月的午饭钱去买一盘刚刚出的新款卡带。当然,如果那时候能够拿着一台比板砖还厚的Game Boy走出胡同,那种满足感和自豪劲儿绝不亚于今天拿着“iPhone 6 PLUS”招摇过市…… 今天,曾经痴迷在游戏机中挨着父母骂老师训的我们已经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无数次“改直读”、“装盗版狗”的岁月中迎来游戏机解禁的时刻,对于一个玩家而言,抛开所谓的“3C产业新生代”、“IT市场主力军”等等高大上的噱头,我们收获是15年漫长等待的开花结果。 这份等待后的欣慰,虽然并不能决定走回地上的游戏机产业的未来,却足矣值得我们回味,回味它为我们儿时带来的快乐,回味我们这一代玩家几近离去的青春。 文/李超 # M, M0 w, e4 _6 b0 D: j3 Q
转自北京青年报 0 u; R- R' j& s) b$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