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入 登录

萌子岛

  • 383
  • 1

欧霞多次上黑榜却屡中标遭质问 学校采购权缺约束

1366粉丝
憂傷的夏天 Elysion~楽的次元2013-2-20 23:5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质量差、款式旧,居然还有毒?”欧霞在过去三年间曾四次因质量问题登上过质监部门“黑榜”,多次在抽检中“落马”的企业为何仍能持续经营进而年年中标?
  学校采购权缺少约束
  记者调查发现,小企业制衣成本低、学校采购权限大、监管环节存漏洞是主要因素。
  学校为什么一定要找这种小企业生产校服,而不能找相对更有质量保证的大企业?最普遍的说辞是校服限价过低。上海某小学退休校长张京堂说,高中学校自制校服每套不能超过250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自制校服每套不能超过150元,采购价格需要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现在市面上小孩子好一点的衣服,150块能买到吗?校服成本一年比一年高,价格却不能动,学校怕家长投诉乱收费,只能压低成本。小企业也是微利,有时候还要给采供方回扣,根本赚不到几个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服装生产企业负责人说。
  企业为了赚钱“偷工减料”,学校为了价廉“睁眼闭眼”,致使无良商家仍能订单不断。更重要的是,自制校服的采购权完全在学校手里,教育主管部门除了价格把控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监督管理的职责。“我们只跟学校打交道,竞标的时候,完全由学校来选要哪家的服装。他们基本上选了一次,我们就会合作好几年。”欧霞负责人王龙珠坦言,生意总免不了熟人牵线搭桥,有一些人情往来。一家校服生产厂家生产的校服不仅对口多个学校,还可以从幼儿园到高中“通吃”。
  在校服的采购和验收过程中,学校的权力缺少约束,另一方面,也不具备鉴别校服质量的能力和技能,容易被不法厂商忽悠。“我们没办法,只能看看衣服是否有破洞、脱线等情况,不可能分辨出原材料是否有毒害。有些合作多年的老企业,可能连质检报告都不看就收货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江镇中学学生处的老师说,对学生校服质量或原材料进行把关,“这应该是其他部门的事情”。
  专家:“一票否决”无良企业
  专家指出,校服、校车、教具等学生校园用品的生产流动监管涉及多头部门,如何守住安全底线,保障学生基本权益,绝非一方责任,而需各职能部门打破壁垒统筹监管。
  譬如,提高承制企业准入门槛,进行生产流动全环节的“闭环式”管理。长期关注校园安全的上海市人大代表刘震华说,参照其他国家的经验,应尽快设置校园用品生产流通管理规定,明确各个环节的牵头责任部门。校服、校车等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应当高于一般同类企业。也应当鼓励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增加对校服等校园用品的非营利性投入。
  其次,上海市商业流通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说,相关部门应建立校服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提高企业违法或犯错的成本,将不合格的产品和生产企业及时清除出市场,对无良企业进行“一票否决”。
  招标采购校服等校园用品的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只问价而不问质,应当充分发挥其管理服务的职能。与此同时,专家提议是否由部分城市区县开展试点,制定校服等校园用品的集中采购方案。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和家庭收入情况,对部分困难群体和贫困地区学校提供财政补助。
  [家长呼吁]
  校服质量应高于国家标准,盼更大规模排查
  “坑谁也不能坑孩子啊! ”听闻校服抽检出可致癌物质后许多家长表示担忧,即便学校并未与欧霞公司有业务往来,依然担心自己孩子穿的校服不安全,希望有关部门能展开更大规模的排查,确保校服的质量安全可控。
  家住上海市长宁区的学生家长周女士说:“校服、校车、教具等学生用品,不仅要符合国家标准,甚至应该高于国家标准。学校应当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身’在前,这是最基本的责任和底线。 ”
  还有不少家长呼吁,学校在定制采购校服等校园用品的过程中,应多尊重学生家长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请家长一起协助监管把好质量关。

4037粉丝
Juster Elysion~楽的次元2013-2-21 09:50 显示全部楼层
<
质量差、款式旧,加有毒、、、真狠、、监察机制欠缺=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登入

小黑屋|萌子岛

GMT+8, 2025-2-9 12:47 , Processed in 0.377187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Copyright 2020  atollmoe©.a2.1.0 All rights reserved. 9+

Copyright 2009  supported by zhixuan© oeo© oko© All rights reserved.Thank yo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