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入 登录

萌子岛

  • 425
  • 1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黑塔利亚的主角是意大利了。。。难怪啊!(2)

353粉丝
被冻结的火 黄晶石的觉悟2013-1-12 16:1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第四、关于投降
1、北非一场战役中,为数不多的英国军坦克向意大利的反坦克炮阵地冲锋,刚开始时,意大利还开炮还击,但过了两三分钟就突然停止,摇白旗投降……事后英国人问其原因,意大利人理直气壮的回答:弹药箱没有撬棍打开……
2、美军轰炸撒丁岛前面两个小岛,上面驻扎了一万多意大利人,但是最后盟军轰炸总共炸死了40多意大利人,意大利就接受了美军飞行员的劝降。
3、5000人的意大利军,遇到一个连的英军设下的路障后,就地缴械。
4、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击队俘虏的德军军官十分惊讶地问:“你们哪来的反坦克炮啊?”当游击队员告诉他是从他们的盟军——意大利人手里缴获的后,他感慨不已:“唉!这些可爱的意大利人。
5、丘吉尔打电话询问英军司令奥金莱克,俘虏多少意大利人的时候,奥金莱克得意洋洋的说:“数不清,大概五亩地的军官,200亩地的士兵。”
6、北非战场上,英军有在一战率领25人与10000意军作战,并俘虏8000人以上的战绩。
7、西西里战役,美军投放“炮弹传单”,传单说,这些传单可作为“投降证”,带上它门就可以到盟军的后方领取食物并获得安全。就在第二天清晨,一批意大利人跑了过来,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传单,有的人还忐忑不安地问:“这是投降用的凭证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门全都高兴地交出了手中的武器。第三天、第四天……开始是数十名一批,后来则是成百人拿着传单跑过来。有一次,两个意大利士兵带着传单投降后,告诉美军说,他们连队还有60多人想来投降但是又不敢过来,因为他门手中没有“投降证”,于是,美军马上派人带上“投降证”将这些人全部带来。还有一次,一名意大利士兵专程过来要求在给他一份传单,以便让他的弟弟也能来投降。
8、北非,英军接受一群持枪的意大利士兵投降。英军由于忙着收拾战利品而来不及管理意大利俘虏,便向他们怒吼道:“别吵闹!到那边去!”然后继续到处搜集战利品。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俘虏们为了寻找英军,只好把枪举在头上四处走动起来。还有,由于战俘太多,英军来不及造战俘营了,只要让军需官发给意大利战俘原材料,让他们自己搭个战俘营把自己关起来。
9、二战末期,奥地利的集中营中关押着德意日三国的俘虏。德国人组织起来尝试挖洞逃出收容所,日本人组织起来剖腹自尽,而意大利人即使在集中营大门没有关上的时候也非常配合地乖乖呆着,偶尔会出去骚扰可爱的女孩子。
第五、关于同盟国
1、1943年盟军攻到意大利家时,迎战的是德军……
2、才加入轴心国,轴心国就哭着向他们道歉。
3、最惨的应该是德国……还是在北非,隆美尔发现了一个关押意大利战俘的英国战俘营,就本着同志友爱来进行救援,结果,枪声一响,意大利人就跟着英国人跑……
4、意大利一个整编师被287个美国人包围了,德国出动了3辆坦克进行救援,战胜了冒进的美国人。但在意大利童鞋完美的步坦配合下,美军跑掉了274个人……
5、德国人对理想战争的定义是:用德国的武器,苏联出冬季装备,英国出夏季装备,美国负责伙食,法国提供娱乐,由芬兰人掩护侧翼,而当面的敌人的是意大利人。
6、没发现意大利已经参战的同盟国也不少。
7、意大利对德国最有贡献的一次,恐怕是在它投靠同盟国之后——意大利的装备被德国洗劫,导致德国当年军工生产达到顶峰。
8、西方谚语:“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二战名言。二战时意大利是轴心国之一,但总是打败仗,拖后腿,在北非战场上,意大利的部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后来美军刚刚参与北非的战净,也是打了不少败仗,当时英国人就戏称美军为:“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后来这句谚语就在西方流传开来。
9、《解放》里面,墨索里尼对希特勒说的一句话:“你不了解意大利人,他们不喜欢打仗。”希特勒曾经说过:“整个意大利只有领袖是古罗马人。”也曾有人说过“意大利是由10%认真的国民支撑起来的国家”。
10、为了外贸的资金来源,意大利会将连自己空军都没有配备的先进装置,卖给外国甚至敌国……

127粉丝
1064898271 高级居民2013-1-14 11:43 显示全部楼层
<
话说你分三段会不会太无耻了{:touzhe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登入

小黑屋|萌子岛

GMT+8, 2025-2-7 23:16 , Processed in 0.475290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Copyright 2020  atollmoe©.a2.1.0 All rights reserved. 9+

Copyright 2009  supported by zhixuan© oeo© oko© All rights reserved.Thank yo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