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花16亿人民币打造森林城市的青岛,又有9辆从英国远道而来的奔驰湿式道路清扫车正式亮相。自5月10日始,这些每辆造价207万元,采用世界最先进清扫技术的豪华清扫车,将担负起黄岛区主要道路、草坪等区域的路面清洁工作。让世人再次感受到青岛的有钱和青岛当家人的敢烧钱。
从昨日“青岛晚报”上看到,那些底盘和车头由德国制造,清扫设备则由英国生产,在海上漂浮了一个多月才抵达青岛的“混血”车,车身白色,长约5米,车头下方设有洒水装置,左右两侧及中间位共设有5个钢丝制成的盘刷,每个盘刷旁边也都设有相应的洒水装置,能全方位清扫垃圾,又不会产生扬尘污染。 在车的左右两侧,设有直径约20公分的塑胶大管。当这两根“象鼻子”的吸力达到最大时,吸尘颗粒重量可达2公斤以上,“它可以轻松地吸走一个砖块。”这些清扫车工作时速能达到10至15公里,每小时能有效清扫路面9万至15万平方米。而普通的清扫车工作时速为8至10公里。 不仅车的清扫功能很吸引眼球,就连驾驶室也与众不同。只要驾驶员一落座,座位就会自动上浮。“座位可以根据驾驶人的身高估算其视线范围,进而自动调节高低。”离开座位时,驾驶座则慢慢下降至最初位置。 不过,较之20万元左右的普通环卫车辆,在80至90万元较为先进的国产环卫车的价格也高出了不少。且所有吸尘管同时开启时,该车的燃油量为每百公里140升至150升。排出的二氧化碳恐怕也是普通车的多少倍吧?! 或许正是出于对“大奔”性能优越的考虑,扫马路好处多多,青岛的当家人才对“大奔”情有独钟,敢于烧钱。然而面对如此“奢侈之举”,就难免有市民质疑称,之前没有这种豪华垃圾车,道路也清扫得很干净,到青岛扔钱的也是游人如织,为何还要投入巨资换豪华车呢? 不错, 200多万一辆的“大奔”清扫车确实为青岛增色不少,但这种“增色”却是以纳税人的沉重负担为代价。从新闻上看,很多城市的马路清扫工并没有享受到应该享受的市民待遇,他们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起早贪黑,但工资、福利却“低人一等”,即便青岛在方面可难会好一些,但如把投入到“大奔”上的的资金施舍到广大环卫工人身上,不是更显公平合理吗? 其实,马路清扫用一些传统的清扫车足矣,实在没必要未“富”先“豪”。在笔者看来,“大奔”清扫恐与某些领导人的政绩思维颇有干系。在某些领导看来,马路清扫车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是一种“形象工程”的需要,只有把清扫车武装到“牙齿”,才能令外人刮目相看,才能显示一个城市的文明和富足。殊不知,这也是一种好大喜功的贪慕虚荣,其“示范作用”更是不可忽视。 不是嘛?!也就在十几年前吧,青岛市在山东率先卖办公楼,在城东再建了一个青岛。其他市县也紧步其后,虽然学不到青岛的“日进亿金”,却也学会了圈地建城。笔者所在的滨州硬是在农田上挖出了“五湖四海”,在原城西面十几公里外建起了一个新滨州。不说别的,单说新建的汽车总站,就是大手笔的南北长688米,东西宽170米,总建筑面积达21.5万平方米。笔者所在的小县城,也亦步亦趋,硬是在农田里挖出两大湖,建水城;怕建办公楼不好听,就挂上“商贸大厦”牌子……小小局级单位也要竖起几座20来层的办公大楼,这些正在天天发展中的豪华工程,让人看了不知该是喜是忧。 常言道:好钢用在刀刃上,钱要花在点子上。就目前而言,我们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各地的当家人是否考虑应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那些急需要的地方,用在改善民生上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