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士、农、工、商”一词,源于中国古籍。《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汉书-食货志上》曰:“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士农工商”泛指社会各阶层民众。日本历史上学习中国文化,“士农工商”思想也渗入到了日本社会之中。 一般说来,历史上“士”是指统治阶级,这一点中日两国没有差别。只不过中国的“士”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产生于“士农工商”各个阶层。但在日本却成了世袭的等级制度,“士”是统治阶级,“农工商”是被统治阶级。 中国的“士”是文士、文人。以文为生,研读儒家典籍“四书”“五经”,以“仁、义、礼、智、信”为人生信条,以“修、齐、治、平”为政治理想,并培育琴棋书画等文雅修养。亦有儒释道兼修者,或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宗旨以文为主,有些也习武,但不多。少有尚武精神。 日本的武士以武为业,修习武道。兵法、剑道是其本职。并进行“义、勇、礼、诚、名誉、忠义、克己、历史、哲学”的教育训练。也进行诗歌、书法、绘画、茶道、禅道等高雅情趣的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文士”,“武士”都修习的佛家禅定智慧。在中国的文人中,多用来在仕途坎坷,官场失意时,借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或远离俗世,寄情山水,逃禅隐遁之为。而日本武士却把禅定融入到参透生死,一念觉悟而勇往直前的武士道精神之中,融入于武士刀之上。 梁启超先生在《论尚武》的文章中说:“盖强权之世,惟能战者乃能和。”
看成TAXI的请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