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名人”陈光标在江苏“两会”期间建议,对流通量较大的面值50元以下的人民币进行改版,在票面印上孔子、老子等的名言,例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人们耳濡目染,记住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做过实验,在人民币上印这些名言,不会挤,完全排得下去”。
背景
外国钞票
曾印诗稿
世界各国对钞票上的印刷内容,本就没有一定之规。比如西班牙旧版的2000元钞票上,正面就是希美内思的大头,反面还印出了他诗句的手稿。钞票不仅是一种货币,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载体。思考如何发挥人民币这一载体的文化建设功能,并非毫无意义的事情。至于钞票上印什么内容,是可以讨论的。
·郭文婧·
印或不印
须看程序
如果人民币上要印名言,最好选择有关信仰的名言。同时,程序公平很重要。到底国人最缺什么,最需要什么,应该把决策权交给民众。民众探讨的过程,也是形成共识的过程,还是提升道德的过程。·乔杉·
点评
“口号治国”思维要改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币可以说是最大的流通传播平台,其广而告知的功效很大,陈光标期望人民币印上名言、口号,就是想借人民币的无所不覆盖,来实现名言、口号的无所不覆盖。但情况会不会如陈光标所愿呢?我认为希望渺茫。陈光标的提议显然仍停留在“口号治国”的思维。事实上,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标语、口号,很多口号都是很好的,但问题是口号与实际行动往往是两重天。真正靠得住的还是依法治国。·廖保平·
不能动辄指望“道德”
穗穗子:社会道德体系没有建设好,就算把货币搞成小册子来流通,也只是过眼云烟的形式。
世界第二首富:不要动不动就指望道德嘛,先要讲规则、讲法律,再来讲道德。
聆听:唉!真正有文化底蕴的人不慬捞钱,会大把捞钱的人又没什么文化底蕴。
网友声音
赞同 圣人盯着你摸钱?
不看金额看名言?厕纸也要印论语?
我不敢说:很好的建议!据说美元上就印有“我们信奉上帝”。国人现在就是缺少信仰,都喜欢人民币。
chengwang:让所有人感到在与钱打交道时,圣人在看着你呢……
创业核心-赖钝愚:建议名言用世界语翻译,别浪费人民币流通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