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入 登录
萌子岛 返回首页

Bookめ救药的个人空间 https://www.dommdo.com/?69889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如何评价一部电影?

热度 2已有 151 次阅读2012-2-17 22:43

   二、评价标准之故事
  
   故事是评价电影的最基本的标准,因为电影和小说、戏曲等艺术形式一样,最基本的是要讲一个有吸引力的、完整的故事。故事是电影的基础,也是电影最基本的要素,没有故事,观众看什么?
  
   电影的故事可以从两个层面评价:一个故事本身的精彩程度;二是导演(编剧)讲故事的技巧。有时候,一部没有什么思想主题、没有什么影帝影后、没有什么电影特效的电影,但是有一个足够精彩的故事,有足够的戏剧冲突,同样能够吸引观众,成为一部成功的影片。如《两杆大烟枪》、《恐怖游轮》、《非常嫌疑犯》、《低俗小说》、《蝴蝶效应》、《电锯惊魂》等等,国产的有《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这些电影的共同特点就是故事足够精彩,让你从电影开始的那一刻就无法再离开椅子,一直到电影结束的时候,才开始恍然大悟,甚至还想再看几遍电影,重温一遍情节,寻找各种细节和暗示。
     网上大多数人把《穆赫兰道》排在高智商电影的第一位,认为这才是故事片的翘楚,更有装逼甚者,从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来分析这部电影,装的已经有了点清尘脱俗的味道,看的我直反胃。其实,《穆赫兰道》只不过是讲述了一个女精神病做的一场噩梦。导演故意玩弄观众的智商,把一个本来谁都可以看得懂的电影,讲的谁都看不懂,然后装逼的叫嚣:“只有看过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的人才能看懂本片”。观众被耍了一通之后,为了在其他人面前装逼一下,纷纷跟风的从《梦的解析》角度分析这部电影,然后吹嘘这部电影有多牛逼,好像自己分析明白了,就更牛逼似的。这个情景你眼熟吗?和中国现在社会中的某些场景,多么的相像! 
         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故事能够让观众看懂,故事精彩的电影不是让观众看了十多遍还不懂,非得要看影评,才知道电影讲了什么,才知道被导演这孙子耍了。尊重观众的导演,电影情节再复杂和离奇,最终看完之后,观众都会明白故事的始终。导演在故事方面的构思或者技巧性的编排,都是为了将观众牢牢的按在椅子上,故事的结尾会给观众一个满意的交代,在电影的结尾,把观众带到高潮。而《穆赫兰道》完全是导演一个人的自慰游戏,导演自己高潮了,自己爽了,但是让观众云里雾里,完全没把观众当回事。我真想当面问问导演:“你妈妈的!该摸的摸了,该吻的吻了,前戏做的完美无缺了,贫尼已经湿了。但是,我都不知道你这个秃驴最后射还是没射,你就穿衣服走人,你什么意思?贫尼的钱白花了?你丫是不是中国国家足球队的,90分钟不射?” 
          好莱坞最典型的讲故事的技巧是,在电影的开始就设置一条主线,设置一个贯穿全片的剧情冲突,围绕这个冲突,展开情节,经过各种曲折后,到电影结尾的时候,冲突解开。在故事层面上,国产电影和国外电影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有时候我甚至怀疑导演和编剧们故意不想好好讲故事,不然怎么解释呢?在这个芙蓉姐姐已经开始减肥,凤姐已经想整容的时代,中国导演和编剧们讲故事的能力还是一如既往的糟糕,那只能说明他们实在是不思进取。幸好宁浩给我们带来了《疯狂的赛车》《疯狂的石头》,虽然有模仿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的嫌疑,但毕竟故事精彩绝伦,情节设置巧妙,逻辑丝丝入扣。但更多的国产电影,故事性可以用没有故事来形容。代表作如《赤壁》,有人说:“烂片有两种:一种是赤壁上,一种是赤壁下”。赤壁本身是一个极为精彩的故事,1995年电视剧《三国演义》里赤壁的部分,单独剪辑出来,都可以作为电影了。而吴宇森在几个小时的长度了,却几乎没讲出故事来。还有一些编剧完全忽视故事的合理性,代表作如《游龙戏凤》、《江山美人》等,就不再多说了,这些只在童话里出现的情景,被编剧和导演毫无忌惮的放到现实中,让我看的心底暗暗发凉。
   故事性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不能有硬伤。在这点上,《穆赫兰道》又成了反例。可能是导演没做过梦,或者没有做过正常人的梦。在正常情况下,无论是谁做的梦,做梦的主人一定会出现在梦境中,或者以第一视角看自己的梦境。这是做梦的常识。在影片中,女精神病的梦中,竟然出现了和女猪脚完全不相关的梦境(如电影中的导演发现妻子奸情、女二号如何出现等戏),而且女猪脚也不是第一视角观察,这完全违背了做梦的常识。因此,作为支撑全剧最重要的线索的梦,出现了这么明显的错误,可见本片之烂。(顺便说明:这个漏洞是本人发现,并对该发现具有最终解释权。)
  
   在一些剧情非常强的电影里,故事方面偶尔也会出现纰漏,但只要不足以影响剧情和逻辑,大多数观众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故事中的漏洞影响了剧情,这种错误是不应该犯的。电影《非常嫌疑犯》中,最后的一场戏,也是最重要的一场戏,也是支撑整个电影的一场戏中,按理说口水金所坐的位置,不会看到对面的墙上的“SKOKIE”几个字母。我仔细的分析和预测过,口水金离墙大概3.5-4米,板子上的标志SKOKIE的大小大概为10-12号字。这么远的距离是不可能看清这么小的字的。这个细节已经影响到了电影故事方面的逻辑性,因此,也成了这个精彩故事中的最大遗憾。(同样顺便说明:这个漏洞是本人发现,并对该发现具有最终解释权。)
  
   国产电影中故事方面的逻辑硬伤更是比比皆是。就拿大部分观众都热捧的《让子弹飞》来说。剧中,姜文为了加深戏剧冲突,安排一场剖腹验米线的戏。这个故事最早起源于广东佛山,后来被金庸成功的融入到《飞狐外传》里,金庸巧妙的串联,使得戏剧冲突十足,并构成了整部小说的一条主线,对主人公的形象刻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剧中,锺四嫂一家与凤天南相比,是绝对的弱势群体,被人讹诈之后,有些疯癫的锺四嫂为了证明清白,只能剖腹验鹅肉。金庸改编了这段戏,人物设定合理,剧情符合逻辑。
  
   然而姜文把这场戏搬到《让子弹飞》中,就变的不伦不类。张默饰演的角色是一个土匪,注意!是土匪!姜文老师,你还真以为鹅城是法制社会?还是你把鹅城当成云南高级人民法院了?人家是土匪好不好,这么有前途的职业,能拿人命跟你玩剖腹验米线?
  
   这群土匪可不是什么弱势群体,别说多吃了一碗米线,就算张默是猪八戒,多吃了一锅,钱也是给的起的。只要张默不是在鹅城里扶起了一个摔倒的老太太,这点钱算的了什么呢(谢绝联想)?
  
   人家当时记错了,现在补上那一碗的钱,不就完事了吗。人哪能没有记错的时候,人哪能没有带不够钱的时候。而且米线店老板又不是中国某些银行,人家不和你要利息,更不能光利息都能要得你倾家荡产,老板只是要那一碗米线的钱。张默就说自己忘了行不行,把老板的米线钱补上(反正土匪不差钱),然后把打车钱给报了。不就完事了吗?无论如何也不至于非得瞪着眼睛喊:“我就吃一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什么?你不信,老子剖开肚子给你看看,你数数这带着血和粪的米线,够不够一碗”。这种人不是脑残吗?
  
   姜文老师此时毫无大脑的、生搬硬套的王霸硬上弓,结果弄的不伦不类。导演应该仔细想想:要是现在的富二代、官二代都有张默(角色名字记不住了)这种觉悟,那中国得提早100年进入文明社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2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萌子岛

GMT+8, 2025-4-23 07:29 , Processed in 0.03885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Copyright 2020  atollmoe©.a2.1.0 All rights reserved. 9+

Copyright 2009  supported by zhixuan© oeo© oko© All rights reserved.Thank you!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