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计划选后推动改革,以便与中国竞争制造业
媒体报道,印度总理莫迪计划选后推动改革,以便与中国竞争制造业,并分析印度成为制造业中心的三大障碍。
路透社报道,为促使印度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印度总理莫迪选后将推动改革,包括法规调适、本地制造补贴及调降制造商品关键的进口税等。
印度是全世界增长最快主要经济体,但全球制造业不到3%在印度,中国有24%,印度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印度全球制造业比例提高到5%,2047年至10%。
路透社采访15位政府官员、主要投资者代表、经济学家和工会成员等,归纳印度成为制造业中心的三大障碍:
土地取得:企业必须经历“非常困难的过程”才能取得大片土地,因地契所有权通常不明确,且地主持有土地也经常支离破碎。印媒报道,鸿海集团在卡纳塔卡州(Karnataka)州投资曾面临农民抗议,因地方政府协助企业取得土地,但农民对地方政府补偿金不满,在预定用地滋事干扰工程。
劳动法规:印度大部分地区,员工人数超过百人公司需获州政府授权才能雇佣及解雇员工,此规范影响企业弹性调整业务能力。印度人民党(BJP)主导的国会已通过立法,将官方批准门槛提高至300人,但执行法律的州政府延后实施法案。主张改革的班加罗尔Trilegal律师事务所合伙人Atul Gupta表示,没有政府想留下允许公司随意解雇员工的印象,但可避免关厂漫远程序造成企业疑虑。如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2017年决定关闭古吉拉特州(Gujarat)和马哈拉施特拉州(Maharashtra)工厂,理由是汽车销量低迷,但工会反对,最后通用汽车通过冗长法律诉讼,直到今年1月才获司法批准,完全退出印度。劳工律师Amrish Patel表示为了避免困难,使公司长期雇佣约聘员工;但律师兼工会领袖Sanjay Singhvi表示,如果BJP法规实施,近60%受益于现行劳动法的工人将失去保障;主要反对党领袖Praveen Chakravarty向路透社表示,劳动法决定权应留给各州。
关税及海关行政效率:印度对高端制造业的零部件课征关税,使印度制造成本无法下降,为了鼓励智能手机生产,印度政府将手机零部件进口关税降至10%。但根据“印度手机暨电子协会”(India Cellular and Electronics Association,ICEA)数据,竞争对手越南将零部件进口关税降至0-5%,更具竞争力。新加坡管理大学(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SMU)教授表示,据2023年政府研究显示,中国进口货物约20小时就可清关,但印度需44-85小时,行政效率不佳也会影响企业竞争力。 感谢楼主分享
感谢楼主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