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或过动孩童,可能更易受环境荷尔蒙“双酚A”伤害
近年自闭症和多动症孩童数急剧增加,无论治疗、教育、就业各方面,都对小病患和家庭造成艰巨挑战。最近研究显示,这类孩童可能更易遭工业制品化学添加剂伤害。结果刊登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期刊。
双酚A(Bisphenol A,BPA)因质地轻、透明、耐冲击、耐热等优点,常添加于“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塑胶,生产奶瓶、玩具、水壶、可微波塑胶容器、汽车零件等,也常用于制造食品包装和饮料罐。但双酚A化学结构类似雌性激素,可能干扰荷尔蒙,为环境荷尔蒙之一。以前研究证实,双酚A可能导致荷尔蒙失调增加乳癌和不孕症风险。
美国杜克医学中心研究发现,双酚A也可能干扰大脑、神经系统发展,导致多动症或自闭症。另外研究指出,婴儿和儿童最易受双酚A伤害,更需谨慎避免接触这类有害物质。
但为什么同样暴露于双酚A环境,有些孩子发育正常,有些孩子却出现自闭过动倾向?是否清除双酚A的能力不同呢?为了厘清,美国罗文大学(Rowan University)和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学者研究三组儿童:66名为自闭症、46名多动症和37名正常孩童(对照组),分析排毒能力的关键:葡萄糖醛酸化反应(glucuronidation)有何不同。
自闭和多动症无法像其他孩子有效地清除双酚A,与对照组相比,自闭儿清除双酚A效率低约11%,多动症低了17%。由于清除效率较低,就可能导致他们受毒性作用时间加长。研究人员认为,自闭症可能因某些基因突变,导致无法有效清除有毒物质,留在体内时间更久,对神经系统发育和运行就伤害更深。
自闭症和多动症通常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次发现试图将两方影响集成,然并非每个自闭症患者都有代谢双酚A缺陷,自闭症成因可能还有其他原因影响,科学家将持续研究自闭症成因,以厘清出生前后各因素如何影响自闭症机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