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一说412—502;一说生于412年,在从军12年后返乡,
花木兰
因不愿做魏主之妃,自杀)是中国
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
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
英雄史诗。她的出生地说法众多,据了解,
河南人说她是
商丘虞城县人,
陕西人说她是延安人,
湖北人说她是
黄陂人,安徽人说她是
亳州人,内蒙古人说她是
盛乐人(今呼市和林格尔)和包头人,河北人说她是完县人。[1]
时值太武皇帝时期(424—452年),当时北方游牧民族
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
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数年后凯旋回家。
皇帝因为她的
功劳之大,认为她有能力在
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请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
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1998年,
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木兰诗》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
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
国家,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