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修正,流浪白矮星WD 0810-353不会在29,000年后遇上太阳系
去年,科学家分析盖亚卫星数据中一颗名为WD 0810-353的流浪白矮星轨迹,预测它将于29,000年后经过太阳系外围,可能导致欧特云一些天体轨道失控,朝内太阳系飞奔而来。现在ESO甚大望远镜(VLT)数据显示早期计算有偏差,我们暂时不用担心太阳系会在29,000年后因白矮星WD 0810-353搅局而提早一团混乱。
太阳系最终命运已差不多定局,约50亿年后太阳膨胀为红巨星并于此过程摧毁地球、其他内行星,接着完全失去外壳形成行星状星云,最后遗留下白矮星裸核。
但2022年,天文学家Vadim Bobylev和Anisa Bajkova分析盖亚卫星观察WD 0810-353白矮星的径向速度,惊讶发现这颗流浪恒星正驶向太阳系,可能于29,000年后来到距太阳系约0.5光年处,该距离足以使白矮星引力扰乱欧特云内的彗星导致某些天体轨道失控,长话短说:可能引发当年导致地球恐龙灭绝的彗星、小行星雨。
所幸天文学家Stefano Bagnulo团队的新研究告诉我们这一切只是白担心,WD 0810-353不仅会错过太阳系,甚至可能根本不会朝太阳系方向前进。
研究人员指出,WD 0810-353拥有强磁场并干扰恒星谱线,导致WD 0810-353看起来好像正朝我们飞奔而来,但通过偏振滤光片校正光谱后,就会发现盖亚卫星数据估计值有偏差。
现在我们确认太阳系基本上不会被这颗特殊流浪白矮星影响,不必担心地球可能提早一步被毁灭了。新论文发表在《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