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thracer 发表于 2022-12-20 08:38

研究首度证实:低温不利人体抵抗呼吸道病毒



许多人都知道,寒冷天气和常见呼吸道感染疾病经常相伴而生。但低温是否真会损害人体免疫力,机制又是如何运行,谜题仍待科学家解答。

《过敏及临床免疫学期刊》(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发布研究,首度披露免疫系统攻击鼻内入侵病毒的方式,并发现这种方式在温暖环境效果更好。

领导人之一、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药学教授阿米吉(Mansoor Amiji)告诉法新社,这些发现可能为找到治疗普通感冒和其他病毒感染的最有效疗法铺路。

研究起点是阿米吉与同事2018年另一项研究,发现鼻腔细胞会释放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这是微小囊泡组成的喷雾状物,鼻腔一吸入细菌时便将它包覆并消灭。

阿米吉说,“我们能举出最贴切的比喻就是黄蜂窝”,就像黄蜂巢穴受攻击时的抵御方式,细胞外囊泡会聚集紧附侵入的细菌,并将它杀死。

最新研究研究团队锁定回答两个问题:病毒感染后,鼻腔是否还会分泌细胞外囊泡?如果会,细胞外囊泡的反应强度是否与温度有关?

为了回答第一个问题,研究人员使用模拟病毒感染的测试物质刺激鼻黏膜,试验的鼻黏膜来自数名接受息肉切除手术的志愿者。结果发现,鼻腔细胞确实会分泌能攻击病毒的细胞外囊泡。

第二个问题,研究人员将鼻腔细胞样本分成两组在实验室培养,一组样本置于37°C环境,另一组置于32°C环境。

温度设置是根据另一项试验发现,当气温从23°C降至4°C时,鼻腔温度会下降约5°C。

正常体温细胞外囊泡可成功击退病毒,方式是提供“诱饵”目标让病毒忙着黏附,而不会锁定细胞受体。

不过温度降低时,细胞外囊泡数量会减少,对入侵者反击能力跟着减弱。研究测试两种鼻病毒和一种非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冠状病毒,这些病毒通常在寒冷冬季容易出现感染者。

作者之一、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与麻州眼耳医院(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 Infirmary)外科医生布莱尔(Benjamin Bleier)声明指出,“以往从来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明为什么在寒冷时期病毒传染会明显增加。这是史上第一个量化和且符合生物学原理的解释。”

阿米吉表示,这项研究最令人兴奋的是,可供探讨如何让人体加速自然产生以病毒为目标的细胞外囊泡,抵御感冒甚至流行性感冒及COVID-19。他说,“我们对这个领域极度感兴趣,也一定会持续研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研究首度证实:低温不利人体抵抗呼吸道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