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那里吗?——《苍穹FAFNER》 不知道有人看过这篇文章没
当人们知道一切的时候,就会知道世界末日,知道自己力量的极限,也知道梦想总有冷却的一天……但是,我们相信可以跨越这极限。这是一个人类和外来生物对抗的故事。人类最后的乐园——龙宫岛,长年来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只有岛上的孩子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早已荡然无存,而成年人们暗自策划着最后的决战。一种叫Festem的金色生物盘踞苍穹,发出美妙的问候“你在哪里吗?”回答“否”或者沉默则会被同化,而回答“是”则会被消灭。
在Festem同化了外面的世界终于袭击到龙宫岛,可以与之对抗的是一种叫Fafner的巨型机械,需要拥有fafner因子的年轻身体驾驶。
于是,孩子们一个个通过测试坐上了Fafner的驾驶舱,顶着莫名的恐惧和锥心的仇恨踏上了苍穹的战场。
这个故事并不是讨论生存或死亡,而是存在还是同化。
随着科技日益发展,人类几乎无所不能,社会关系日益复杂,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发繁琐,于是心醉于繁华的我们往往心生逃避,躲避交际,拒绝友好,处处防备着。希望自己不是一个个体,再没有独自面对问题的勇气,放弃沟通,无止境的逃避下去。
如果世界同化成为一个整体,在也不用分你我,也许就再也没有寂寞,再也没有防备……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人就已经忘了在天空翱翔的感觉。不是……并非忘记而是害怕,这个星球的天空已经不属于人类了。然而……在这样的天空中,我们却张开了翅膀。
驾驶员身体中的fafner因子一旦经过驾驶而被激活,就有被festem同化的可能,因为fafner与festem本出于同一生物源。
同化,就像是一个失去自我意识,却能感应那个同化整体的零部件一样。如同磁盘格式化后只剩下简单的基本操作。这样一个设定为一部动画作平增添了一道浓重的悲剧色彩。驾驶Fafner华丽地在蓝色的天空与外来生物对抗并不是像常规的空战那样。你也许可以安全的击退敌人返回地面,却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突然失去意识并再也无法恢复……
即使是这样,当敌人来袭,苍蓝的天空回荡着“你在哪里吗?”甜美声音时,孩子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冲上云霄,誓死守护这片最后的乐园。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经得起残酷的磨砺方成英雄。出战,仅仅是对人类勇气与信念的赞美。
守约和毁约,想迈向未来,却无法从锁链中解脱出来。但是……约定并不是一个人完成的,在某个时刻,她明白了吧。
Fafner在北欧神话中的是守护财宝的巨人,我想在这部引用北欧神话的动画故事中fafner只是一个虚指,实际上真正的巨人是那些为了守护心中财宝而勇敢面对牺牲的孩子们。在战火烧至家园的时候没有什么比守护这片乐土更重要。
男一号一骑陷入僵局,如果要保命只有暂时退守,然而在修复到再度出击的时间里,小小的龙宫岛经受不起敌人疯狂的摧毁。于是一骑不退,宁愿一伤再伤。
出发前一直爱慕着一骑的翔子与之约定一起守护龙宫岛。
于是私自驾驶Fafner飞赴战场,一骑等人退下修复,战局交给势单力薄的翔子。
当众人竭尽所能提前修复,冲出来支援翔子时,看到的是翔子的机体与敌人紧紧困绑在一起,飞速冲上天际。
10000尺,20000尺,50000尺,32000尺……剧烈晃动的机体终于达到临界,她下意识地回头仿佛看见那喊着她名字的男孩追逐而来……
悲伤的ED响起,曲名《separation》悠扬的高音回荡在苍穹,不得不提的是《苍穹之Fafner》音乐制作,ED的哀伤更像是一种祈祷,可以清晰的听见末尾那句“kami sama”(神啊)
不想坐在家里等消息,于是我们夺门而出;不想一直睡懒觉睡到自然醒,于是我们一早起床晨练;不想平庸一生,于是我们努力地追逐梦想……
翔子也一样,不想让一骑一个人守着“保护”的约定,她一样想守约,一样想身体力行地出一份力,不是逞能,只是觉得自己不得不这么做。
人类发现自己的责任,并为之付出时,就不会再被同化。我们有了个体的意识,我们懂得怎样行动,为什么而行动,我们变的高尚。
那时我们完全感觉不到激战之后活下来的喜悦,现实似乎暗示着随时都有再度牺牲的可能。为了接收这个现实,大家都竭尽全力了。
在《苍穹》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悲哀,自己不愿意面对的困惑和宿命,也都想过回避或者忽略,以为这样就能重新生活。就像现实里的每一个一样,作品本身之所以具有感动你我的魅力就是因为我们在那些人物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者说我们做了相同的决定,拥有那些共鸣。
虽然不喜欢,还是会接收;虽然会痛苦,还是会坚强的寻找出路;虽然迷惘,依然相信有阳光……
看过前传《Right of left》的人也许还记得“用40的生命换来的半年的和平”这个残酷事实,皆城总士是孩子们当中唯一一个中央系统驾驶员,也是为一一个一开始就知道真相的人。一开始他的冷漠,他的固执以及不惜一切的坚定态度,从这个侧面看来都是可以理解的。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不喜欢与人亲近,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他曾经发誓不会让那40位学长学姐白白牺牲,他要利用短短半年的时间做好所有打算,一个人在同龄人中默默背负惊天的秘密和巨大的压力,无怨无尤……
还记得一骑出逃归来在驾驶舱中对总士说的话吗?“我现在终于明白,你一直都那么努力地保护我们,从很久以前开始你就背负着我们难以想象的痛苦,从今天开始你不会在孤单……”那时无线电对讲机中传来总士低声的抽泣。
是的,人总是要为自己的性格承担后果,因为这样一个敢于但当的性格,总士一直那么孤独,想把所有危险都一人抗下,甚至没有人知道因为驾驶员的中枢神经连接中央系统的缘故,总士一直在吃镇痛药来缓解驾驶员战斗中反射到他身上的伤痛。他从来不曾提及。
朋友之间的羁绊化作理解的泪水,人类虽然复杂,却总是可以沟通的,当我们彼此心灵相通不再排斥对方的那一刹那,隔阂消失了,我们的团结足以创造奇迹。
只是为了寻找通往未来的路,我们试着弥补过去没完成的事,这样才能得到救赎,即使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我们也只不过是在无尽的黑暗中陷得更深。
每一话完结的时候都有一段皆城总士的独白,内敛睿智而略带哀伤落寞的感觉。这位人物还有一位妹妹,皆城乙姬。
一个作为龙宫岛的“核”一直被禁锢在巨大容器中的小女孩,眼中有与festem结合的标记,小小的身体,甜甜的声音,自己走出“核”,明知道只有几个月的生命,也要从容拥抱世界,脸上从来没有惊异,冷静地不像个孩子。好像无所不知,冥冥中指引着人类和festem互相理解。
最后一话里,乙姬向大家告别,她要重新回到那个巨大的容器中,结束自己的生命。她淡淡的笑跟安静地劝慰身边的人,强调这是她自己选择的路。
终于在来到“门”的那一刻,所有坚强都融化了,颤抖着跌倒在地“我害怕,我不想回去,我以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可是……我想流下来,我想流下来……”第一次哭泣,看上去这才恢复了一个小孩子该有的行为,然而却是这么让人心疼,陪同前来的同学都捂着嘴默默流泪。
最后还是明白了,还是从容的擦干眼泪,坚强的站起身,走向自己命运的终点,她必须与龙宫岛同化才可以保护它。
“我没有离开,我会化作空气一直守护着你们”形体消失的刹那,地下基地吹来一股风,人们感慨道“起风了?这里已经很久没有吹过风了……”
可见任何人只要来过这个世界都是会不舍的,话说每个人的遭遇各有不同,有的甚至悲惨万分,为什么每一个人对这个世界都会有眷恋呢?
是不是无论在什么样的宿命下,我们总能感觉到温暖感觉到希望和救赎?是的,我们可以,我们一直在往更光明,更温暖的地方前进。
我有不能失去的东西。只要是为了守住它,眼前那些不起眼的东西我可以无数次丢弃,就是因为这样,到最后却发现自己早已一无所有,剩下的只有渺小的自己。
《苍穹之Fafner》这部动漫作品感动你我的片段很多,触动你我心弦的话语也很多,但笔者要强调的是,虽然在电视机前抓着抱枕无数次的被感动哭泣,并不是说这部作品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情故事。故事的结局是人类还是胜利了,虽然我们失去了一些人,但也留下了一些人,我们哭泣着带着难以释怀的心情听着ED时,应该明白,和生命一样总有失去的东西,那些东西往往超乎我们想象的美好,但我们不能就此停下,也不可从此遗忘。我们总是带着对失去的美好的怀念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偶尔对这下着雨的窗外撒一些眼泪,然后笑着说活着真好。
因为我们还可以思念,还有爱恨,还在坚持……
当彼此渐行渐远,究竟该如何了解对方呢?我不停地在追寻这个答案,但不曾想把无法理解当成逃避的理由。
有人和说《苍穹之Fafner》和《新世纪福音战士》(EVA)是出于同一个蓝本,一个引用北欧神话,一个参照圣经故事。包括故事结构和人物设定。
再此,笔者有话要说。不管这两部作品是怎样的相似,都有最大的不同点,Fafner强调的是人个体的独立,世界是需要沟通对话的,而EVA主张的人类补完计划是要将世界同化为一体,从此归于寂灭……两个主题完全不同。
而且看过两部作品的人都应该有最直观的感觉那就是EVA给人感觉绝望和透不过气的压抑,而Fafner却是给人绝处逢生,浴火重生的感觉。主题不同感觉也不同,所以有说《苍穹之Fafner》是走《EVA》的套路的说法,我是不赞同的。
曾经多少次分享彼此的感觉,痛苦和伤痛也曾是一种羁绊,然而太想了解自己,而忘了对方的存在,如何才能挽回都已弄不明白。
如果彼此心中有情,如果一同决心击倒宿命,相信定能创造奇迹。
如果再有人问“你在那里吗?”这一次一定要坚定的说,是的,我在这里,就在这里!
没有什么问题是我们解决不了的,我们不需要同化,当然也不需要逃避。故事中的残酷现实是那些孩子们必须经历的刻骨铭心,看着他们被现实折磨着,考验着,最后看着他们以我们所不能想象的速度成长起来,跟着感动与成长的是我们的心。这就是日本战争题材动漫魅力。沿着曾经感动的时光而上,珍惜现在拥有的,守护认为重要的,莫回首,没停留……
FAFNER, 苍穹 做任务升个级,感谢楼主,楼主身体健康,mb嘎嘎来,经验腾腾涨 我并不知道有这个文章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