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枪械杀伤力,电影里都是美好的~~(额外送下福利)
真实情况下,挨这么一枪。胳膊肯定被打没了,不迅速送到医院。小命也会挂。。在200米这样的中近距离内,以AK47为例,即使穿防弹衣。也会被击穿。子弹从前面进,是一个很小的弹孔,但在后方会造成碗口大校的创洞--吃过兰州牛肉拉面吗?看看那碗,就那么大。在真实的战争视频中,曾经有这样的情景。一个美军挨了AK47一枪,大腿彻底失去功能。别说走路,下半辈子基本要靠轮椅了。 胳膊腿中一枪(不是流弹和擦破皮),马上就会失去战斗能力。不过有特例,就是小日本的38大盖。小日本的38大盖因为过于追求射程,子弹设计又不合理。所以被38打一枪,如果不是要害部位。伤口一般都会很小。 一枪打中手可能会废掉,也有可能没什么大问题。那要看打哪。一枪打到头,那肯定是当即毙命,但要一枪打到脚,就可定不会马上死。枪械专家用山羊做过实验,近距离打中山羊,丧失行动能力的平均时间为7秒左右。
手枪子弹直径(格罗克17的是9毫米北约帕弹,沙鹰甚至接近13毫米)要比步枪(M4A1就是美军那款步枪,子弹直径为5.56毫米,大名鼎鼎的AK-47子弹直径为7.62毫米)大。
手枪主要做防身用,射程约为50米。超过50米子弹射速降低且弹道偏移厉害,所以过了50米范围手枪是很难打中目标的。因为是近战,手枪讲究的是最快的让对方丧失战斗力,很多手枪子弹的弹芯都铅,因为铅比较软。在射入人体内后铅会由于惯性从母弹里出来然后爆开,分布在体内,造成大的杀伤力。还有大家看美国电影的时候,有些人会用刀锉手枪子弹,在子弹中间锉出一个十字星。其实这个十字星弹头进入人体后,也会沿着十字星爆裂,相当于子弹头爆成一个十字射入体内。从而对人体带来巨大的杀伤力。还有子弹直径比较大的原因,设计者要让子弹留在体内,让人体完全吸收子弹的动能,这样受袭者就会最快丧失战斗力。 步枪子弹要求射程远,精度高。所以设计一定要符合流体力学,弹头很尖,不像手枪子弹头很钝。
ak-47子弹直径为7.62毫米,美军的早期的M16到现在M4A1弹头直径为5.56毫米。(我国的97式自动步枪也为5.56毫米)大弹头改成小弹头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弹头易翻滚。射程相同的情况下所需的火药更少,也是这个原因ak-47的后坐力要M4A1要大,射击精度要比M4A1稍差。弹头的翻滚,小口径步枪子弹射入体内后,因为直径小,所以在射进去的时候是个小口,但子弹在人体内翻滚90°后竖着出来,会把整块肉都顶出来。创口从切面看是个喇叭形的。但不会像楼上说的那么夸张。后面的创口大概有10厘米或者更大一点。但是打中手的话翻滚不会很厉害。近距离击中会直接射穿肌肉,所以如果不是打到骨头,只是射穿了肌肉。手还是能动的。
步枪的射程一般是400米,而最有效的杀伤距离是200米左右。在这个距离射中目标弹头极容易翻滚。
因为步枪一般用于战场,所以步枪也强调二次杀伤。小口径子弹因容易穿透人体,形成二次杀伤。也是步枪做成小口径子弹的原因。
另100米以内的目标多用德制的MP5类冲锋枪。该枪体积小,射速快,精度高。因不需要考虑太远的射程,且不能有二次杀伤,所以弹头要比步枪子弹大,弹径接近手枪子弹。该类枪结合了步枪精度高,射速快和手枪瞬间让对手丧失战斗力的优点,这类枪主要用于城市反恐作战。美国大片里很多都可以看到.
当一颗7.62mm口径的AK-47步枪子弹以850米/秒的速度射穿人体之后,都会发生些什么?首先他会在正面射入点皮肤上留下一个直径不到1厘米的小口,而弹头在经过身体时形成的巨大力量会震伤脏器,然后以570米/秒的速度穿出人体,震波形成的出弹伤口直径有可能达到12厘米以上!如果是打在头上,创口将更为可怕,它将掀飞你1/3的头盖骨?当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殉国的,在现场录影中你可以看到这一点。然后呢?如果弹头恰好击穿了动脉,在心脏泵血83.3毫升/秒的强大压力下,血液可以喷射到10米以外的地方。如果是在房间里,清理现场则变得很麻烦,你要洗净墙壁、家具和天花板上所有的血迹和被弹头带出的一些脏器残渣。在中弹倒地时,人体中约有4000毫升血液。在其后短短的几秒钟里,出血量很快达到1000毫升。一个几秒钟前还鲜艳活泼、充满思想的人,现在立即就濒临死亡,这是指女性。如果是男性,只要400毫升就够了。这个概念你可以通过化学实验室里的量筒转化为感性经验。如果穿防弹背心,子弹击中你后,仿佛一个8磅的大锤重击你一下,你会向后猛倒,可能断几根肋骨,同时由于头部惯性,颈项薄弱,颈部神经被压折,你会晕过去。如果击中头盔,即使没击穿,头盔变形也会夹碎你的颅骨,或者折断颈项。亲眼看过56式60米距离击中人的大腿根部,进去一个小洞,连子弹带骨渣飞出来是一个碗那么大个洞,肌肉,血管全部一团糟,只好截肢了。所以中了枪,决不会象电影那样,摸一下,没事儿。由于子弹是后重前轻,进入人体后由于阻力增大,会180度掉头,又由于子弹是旋转的,所以可以想象一下在掉头过程中,子弹会以重心为中心,进行8字旋转——类似陀螺即将要倒时晃悠的状态........8字旋转的子弹和被带动的人体组织、体液一起在人体中形成一个类似风暴的状态——这就是子弹击中人体后的“风暴效应” 防弹衣能防弹吗?至于防弹衣,确实是能防弹的。但可以防多大的弹头?手枪是没问题的(沙鹰估计有点悬)。大的像狙击步枪基本是防不住。步枪你得看射距,不过一般是没问题。大多数的设计是陶瓷板加杜邦公司发明的一种橡胶,不过据说当年参展的时候小口径穿甲弹都不能把它射破。所以防弹衣还是非常有用的,别以为拿东西重又不能保命,就不穿。关键时刻也許真能帮你捡回几条命。 最先进的防弹衣。也不能防中近距离的步枪子弹。在近距离情况下,甚至不能防手枪子弹。尤其是变态的五四手枪和沙漠之鹰。而在200米外,防弹衣即使防护子弹。也不能很好的保护战斗人员。高速步枪子弹的冲量之大,没有亲生经历过战斗的人很难想象。
曾经有位美国士兵因为子弹打中防弹衣后,虽然没击穿防弹衣。但震碎了他的5根肋骨,肋骨碎片插进心脏马上死亡。防弹衣更多的是用来防止弹片和流弹。在中近距离下,少数情况下防弹衣有时候反而会导致伤害更加严重。所以别以为穿了防弹衣你就牛X,200米内,挨一枪照样完蛋。
头盔
在中近距离下也不能防弹。在狙击步枪射程内也起不到作用。也许有人说那把头盔做厚点,但象前面说的那样。中近距离内的步枪子弹冲量之大,如果正面击中。即使没打传头盔。也会振断你的经推骨。
重炮轰击大家躲在阵地上或掩体里。如果你不躲在低下的坑道中。基本会死光。事实上在战场上相当一部分人不是被炮弹弹片直接击中而死,而是被冲击震死。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炮弹飞来大家卧倒。炮弹就在身边爆炸。然后拍拍土,继续战斗。这样的情景在战斗中基本不可能。以二战的105口径榴弹炮为例。一颗炮弹下去,大半个足球场的人不可能生还。不管你是躲在掩体后还是躺在地上。
所以大炮才叫战争之王。在苏德战争中,许多德国士兵就是被震死在钢筋混凝土的掩体里面。
子弹射入人体后是会发生翻转的,人体内的器官组织比较多,使子弹在前进的过程中各部位受阻力不均匀,就会发生翻转的,但由于动能在前进方向上的作用子弹还是会继续前进的,如果你身体的阻力不足以克服子弹的全部动能的话,那弹头就会穿透人体后还带有一部分动能的。估计穿透人体后的弹体会比较接近球形。子弹的翻转并不意味着动能的消失,只要它在前进方向上的动能还存在,它就会继续前进的,翻转只是把子弹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增加阻力使更大的动能作用于体内。子弹进入人体以后由于各个器官组织的应力不同~~~会导致弹头失稳翻滚~~~释放大量动能~~~造成一个很大的空腔~~~此图是M16A1步枪发射的M193弹在体内形成的伤道和空腔~~
而巴雷特M82的口径:.50BMG(12.7×99mmNATO)子弹质量大威力大,不会出现太大的翻滚效应,打中人体后就像钻头一样穿透人体再飞出来,但通常这个人的内脏已经被这个弹头穿烂了,而如果距离远,子弹速度小点的话,这个人可能就会被切碎,换句话说,被打成两段。可以认为,被打中后,打四肢铁定残废,打躯干铁定死,而且死相恐怖。打脑袋的话……尸体就没有脑袋了
所以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11_494:} 我猜你一定没有全看完,看完有福利哦,第一送福利好鸡冻{:11_501:} 我看完了,说好的福利呢{:11_494:} 恩,刚中午吃的就是牛肉面,味道不错,就是不会冒出子弹来 Crazit 发表于 2014-12-4 12:28
恩,刚中午吃的就是牛肉面,味道不错,就是不会冒出子弹来
{:11_507:}表搞笑,我还没吃午餐。。。 表示现实情况下基本上碰不到这事。。。。 ID956712 发表于 2014-12-4 12:30
表搞笑,我还没吃午餐。。。
{:5_147:}真的,骗你干什么,午饭真的吃的牛肉面,兰州的,正宗的 这个 这个 ~~~ 没有很全吧 Crazit 发表于 2014-12-4 12:36
真的,骗你干什么,午饭真的吃的牛肉面,兰州的,正宗的
回第二次竟然中了,不科学啊,这是百分之20的率嘛,话说我回会不会有{:5_156:}出去出东西去~ 這個真的有夠高深的 月夜挽歌 发表于 2014-12-4 12:38
这个 这个 ~~~ 没有很全吧
没办法,帖子只能发一千字,多的全删了{:5_149:} ID956712 发表于 2014-12-4 12:38
回第二次竟然中了,不科学啊,这是百分之20的率嘛,话说我回会不会有出去出东西去~
20%,太低了,估計4-6次才會中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