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105966256 发表于 2014-6-1 19:46

[SS]无功无过,不悲不喜——《虚之少女》简评[较多剧透]

本帖最后由 a13105966256 于 2014-6-1 19:47 编辑

作者:PhylliasAki

==========写在前面==========
《壳少》汉化出来后,笔者曾在玩家中做过一个调查,问他们提到IG游戏首先想到的一个词。
结果和预见的一样,绝大多数回答指向了“猎奇”,少部分提及“推理”,然而真正作为IG系列游戏最大卖点的“昭和物语”却根本无人提及。
这也是无可厚非之事,本身国内与十一区就存在很大的文化隔阂,兼之奠定了IG在国内的大人气与第一批粉丝的《恋狱》更是死死地将“猎奇”二字与IG绑定,以致于到了《壳少》里,明明猎奇元素较之前两作已经淡化许多,甚至已经不算是这款游戏的主要卖点,却还是在各大论坛上被称呼为“猎奇游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内玩IG游戏的人都是冲着断肢剖腹挖眼球的CG与描写去的,然而“猎奇”已经成为了撕不掉的标签与大部分跟风之人的第一关注点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在国内是个非常普遍也非常悲哀的现象,一如致郁之于虚渊玄,催泪之于麻枝准。多数派的人变得只看到、只关注这样的标签,而忽略了标签之后更值得关注的种种,譬如老虚中二少年死性不改的硬派狂热与**讽喻,譬如麻枝即使走到狗血也不回头的对“友情”的执着。
不过对于IG而言,这样的贴标签或许并不是什么坏事。
——因为,从PP到壳少再到可能会遗臭万年的七凭,刨却“猎奇”二字,IG的作品,真的没剩下什么看点了。
当然,杉菜水姬的画,MANYO的配乐,都算得上良佳。然而正如群里一个朋友说的,厨这些的话,直接去下CG图,收原画集和OST就好了。真正能够支撑游戏本身的东西,在哪里呢?
在京极堂文集里(笑)。
你们明白我的意思的。

说回这次的这部作品。《虚之少女》。以下简称《虚少》或《虚》。
因为《七凭》的大失望,笔者在最初听到壳少的续篇消息时,曾经撂下狠话,脚本如果还是铃鹿美弥就坚决不碰。后来看到杉菜公开招募脚本,心中一喜以为有戏,结果到最后《虚少》发行,脚本家一栏还是挂着孤零零的一个名字,心下便是一凛,然而终是如同大多数抖M所作的那样,无视了之前撂下的誓言。
断断续续花了四天时间才总算全线终了,放下刚刚结束游戏时过于感性的思绪,仔细想想,决定只用四个字加以评价:
无功无过。
在截稿之前,又稍微看了下两篇其ta人的评论,感觉以赞誉为主,主要的批判也倾向于结局之上,于是回头想想,是否自己因为七凭的成见而太过先入为主,忽略了作品的亮点所在——然而最后还是觉得这样的评价并无不当。可能在某些人看来,这样的评价不负责任而过于苛刻,不过这或许便是“爱之深,责之切”吧。

==========一、画面==========

姑且不管杉菜水姬看人的眼光如何,从《恋狱》开始我就成了他的脑残粉(笑)。恋狱到壳少的画风基本一脉相承,PP和七凭的画风似想求新但最终证明只是弄巧成拙,《虚》作为《壳》的正统续作,画风理应顺应前作——在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时候,虚少官网最早期放出的那批人物设定图让所有人都大跌了眼镜。
我至今仍然记得第一次人物介绍页面更新,点开紫的页面时感受到的绝望。无神的双眼,葡萄干般狭长干瘪的脸型,晦涩阴翳的上色,让我差点在课堂上直接摔了手机。事实上所有的人物之中只有冬子一人能够入眼——这还是因为冬子直接沿用的原立绘。
或许是因为已经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画风,等到游戏正式出炉,看到大部分的绘图画风一如前作,我还是大大的舒了一口气。可以认为,杉菜想要在这次作品中尝试一种新画风,然而或是自己也不甚满意,或是收到的意见太大,最后还是做出了回归和妥协。
作为其证据,我们可以在这部作品中明显看到两种画风不同的立绘,同时,包括紫和千鹤在内的一系列人物完全沿用了《壳少》中的原立绘,只是进行了重新上色罢了。事实上,考虑到就连高城夏目和佐东步这样的角色都有了重制立绘,身为一号女主角的紫和重要女配角的千鹤未能得到重制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兼而考虑到全作品第一张CG,紫救起真崎时的那张“葡萄干脸”,以及所有病人(真崎、小羽、杏子)一旦到了病床上脸就会走形,可以认为杉菜在途中改变,或是说恢复了画风。
因为上述两种画风的差异性,使得全作某些人物的立绘显得违和(以杏子和雪子尤甚),然而CG还是一如既往的精致,甚至在我看来还要稍胜于《壳》。各种赞誉此处不表。
然而不得不提到一个坑爹之处。本作增添了一个“立绘放大”系统,当人物距离较近时会将立绘上半身放大,产生类似于拉近镜头的视觉效果。本来这是一个不错的创意,然而——近距离的半身立绘,真的只是将全身立绘进行了放大,分辨率和原立绘相当,这便无可避免的带来了模糊。兼之此次采用的上色方式近乎于平涂的效果,本就有不够精细之嫌,再经过这样粗糙的放大,可想而知。不得不说,这是很大的一个减分点。

总结:CG无可挑剔,立绘差强人意。
评价:A

==========二、音乐==========

和画面一样,音乐一直是IG所长,此处也不再过多赘述。一周目结束回到标题画面之后响起的“カラノショウジョ”真的是惊艳,而TE之后,伴随着一行行寄语出现的曲子也恰到好处的。过去篇的一系列BGM比起同作品风格的《恋狱》也显得更为自然和谐。
使用旧曲或许是唯一值得诟病之处,不过考虑到系列作品的延续性,延承《壳少》的部分BGM无可厚非,反而更能体现同作品的连贯性。只是就连OP1都直接沿用旧曲《月の虚》,未免有些缺乏诚意。
另外纵向比较上看,OP2和ED个人觉得比不上《瑠璃の鳥》。

总结:新曲惊艳,旧曲适当
评价:A+

==========三、剧情==========

由于大家都懂的原因,我将剧情和结局分为两项进行评述,以规避感情用事带来的影响。这里讲到的剧情,是指与结局(8、9、10、11四结局)并无关系的整个共通事件部分。
单从推理剧上来讲,《虚少》是不合格的。主要事件的谜题太过简单低级,在由果死后犯人就已明了,几乎不需要进行推理——而最为关键的证据·被害人身份关系却是在连犯人都明确之后才姗姗来迟。若是能够通过适当误导,将嫌疑引到菜菜子和尚织身上,或许便会增色许多。事实上隐约可见铃鹿尝试过这样的诱导,可惜太过稚嫩。推理过程与调查过程也毫无难度可言,前作《壳》中,前期西园唯的笔迹与后期葛城心照片等至少提供了一定的推理难度,《虚》中却完全如同儿戏,事实上时坂自己也是万分轻松。同时作祟是两大家族联手所为的展开也是一望即知。
而与之相反,另外一些谜题的回收则完全是超展开。如果说雪子雪绪小羽三人的关系是规规矩矩的伏笔回收,未散插入其中便已然有些突兀。而冬见=理子,以及后续的未散与冬见间的亲子关系便只能以超展开来形容。事前毫无预兆,毫无伏笔,以近乎蛮横的方式抛出这一事实强迫玩家接受,实在是让人如鲠在喉。
唯一一个作为推理剧值得称道之处,或许便是皋月与理子。一周目前期有意识的诱导大家向“双重人格”的方向思考,然后由“天子-砂月”的双重存在慢慢引出矛盾,最后在“伪·双子”的情理之中的针相上,又加上“砂月未死”的意料之外,算是个比较完满的句号。最后再通过二周目的追加补完,尤其是作祟之夜那幕戏,完成谢幕与升华。虽然双重人格与双子的题材太过俗套,却也不失为亮点,至少能为这自称“推理剧”的作品挽回些许颜面。
以上是对于推理部分的评述,接下来刨开推理不论,单从故事性上进行剧情的评述。故事可以简单粗暴的被分割为理人线和雪子线。理人侧的故事糅合了假托杀人、旧封建家庭、寡头暴力以及“恋狱式”畸恋等一系列元素,然而不管哪一点都显得十分俗套。假托宗教的连环杀人是IG系列的定番,传统的大家庭与叛逆的继承者也是近年来常见的题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雏神家的近亲结婚很明显是借鉴自京极堂的《络新妇之理》。《壳少》借鉴,或者说干脆抄袭了《络》的前半部分,即学院卖春一题,《虚》则将其后半部分的近亲结婚也一并拿来,也只能苦笑一声说,不愧是一脉相承的续篇了。
而雪子侧的故事,正如我在后面一部分会再次进行分析的,拥有一个不错的出发点和题材,但是囿于铃鹿的写作水平,使得雪子这个人物形象太过单薄,这便进一步让整条故事线流于空洞脆弱,实在是可惜。
另外,笔者读书有限,并不清楚除却之前提到的《络新妇之理》部分情节之外,此次铃鹿有否借鉴京极堂的其ta作品,欢迎其ta有识之士指出。
不过,虽然前面罗列的都近乎是负面评价,还是不得不说,比起《七凭》来,《虚少》的剧本水平要高上许多。虽然横向比较还是有些逊色,但纵向上看与《壳少》庶几在同一水平而稍次之,这也便是我用“无功无过”来评价这部作品的最主要原因。

总结:推理太过脆弱,故事庸而无失。
评价:B




==========四、结局==========

其实从最开始我就觉得,朽木冬子在这部作品中只会是个噱头。时间节点定在两年之后,注定了这将是与冬子完全无关的故事,甚至冬子全篇只出现一个姓名都不足为奇。
所以当我看到这样的结局之时,已经满足无憾了。明确交代了冬子的去向、终末,玲人也终是找到了她的尸骸,甚至还留下了骨肉——现实点看,这不已经是所能得到的最好结局了吗?
《魍魉之匣》的加菜子,被久保竣工带走之后很快便死亡,留下的是盒子里一个腐烂的头颅和腐臭的脓水。与之相较,冬子至少有无名冢收纳香骨,甚至最后还在化为尘土之前为心爱之人觅得,想必得以迁墓厚葬。而已失去四肢的她,能够以那样的身躯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爱人产下骨肉,又怎么能说不是善终?退一步说,就算此刻冬子仍然存世,对完全无法自理的她而言,也只是沦为他人玩偶的壳中人生,岂是她所愿?而玲人还是会为她的行踪奔波憔悴,身心俱疲,岂是她所望?再退一步说,就算玲人真的找到了活着的冬子,以他那连真崎的工资都难以保证的收入,要怎么维系她的生命,两人又能有怎样的未来?
讽刺的是,官方还给出了一个幻想结局。冬子四肢完好,和玲人结婚,而那个结局的名称叫做——偏执(Paranoia)。恐怕,这里说的不只是玲人自己的偏执,更是广大玩家对于冬子疯狂的偏执。明知不可能,却还要奢求一个Happy Ending的偏执;明知伊人已矣,却还是不依不饶期待着死者复生般的奇迹的偏执。《虚少》的主题便是“偏执”二字,对雏神家族如此,对玲人如此,对玩家亦然。论坛上许多玩家不满于这一结局,高呼铃鹿坑爹,这又何尝不是囿于偏执之中不得脱出呢?
当然,这一结尾值得诟病之处也是不少,最主要的一点便是太过生硬。强行将这一结尾安插到完全无关的故事之后,只有婴儿这一唯一的伏线,简直是为了续篇而续篇,为了交代而交代。事实上也证明了,“壳少续作”也好,“冬子行踪”也罢,真的只是一个噱头罢了。
——不过,我还是要说,这已经是我能想到的,最为合适的结
。就算只是噱头,只是卖点,至少一切都得到了交代,那么我们也应该学会摆脱偏执,学会知足。
结局其实早已注定,是以,不悲不喜。

评价:B+

==========结语:==========
铃鹿美弥是个庸人,豢养这样脚本家的IG其实已是江郎才尽。《虚之少女》无非是一次毫无新意的垂死挣扎。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虚少》能够这般不过不失,已然是意料之外。截稿之时,批评空间上《虚少》的评分恰好在及格线上徘徊,或许这便是其真正的定位,只是委屈了杉菜水姬,委屈了IG之前辛苦奠定的昭和猎奇推理剧大旗。杉菜当年因为不愿意一生画拔作而出走Milk,想要走出自己的天地,现在却囿于没有合适的脚本家而固步自封。壳少三部曲还剩下最后一部,我们能做的,也只有期望IG能够在那里完成涅槃般的蜕变——又或者说,这也是一种偏执呢?
最后附上游戏种子






a13105966256 发表于 2014-6-1 19:53

自顶一个{:11_494:}

比利酱☆ 发表于 2014-6-3 03:47

转载文章前有询问果原作者同意吗,等待3天回复

shahao8195 发表于 2014-6-4 14:16

铃鹿美弥- -!!!壳女被喷主要还是因为脚本抄袭严重~(抄谁的不好非要抄京极堂,简直作死)~

看过原作之后再玩壳女顿时倍感温馨- -!!!

这次的虚女才刚刚开啃还没深入~不知道是抄袭还是二次创作还是原创~

反正铃鹿作为原作脚本已经快被口水淹死了{:11_494:}

y2kfeng 发表于 2014-6-4 22:12

一堆文字,还没排版,没心情看下去

Phantomoon 发表于 2014-6-6 12:15

这是转的吧?以前看过。。。不过壳女虚女画风音乐都超赞,真的相当不错!

sillywind 发表于 2014-6-7 00:35

好玩吗?没有图片不知道风格如何

mhmh1229 发表于 2014-6-9 01:54

真不错
很少有这种用心的画风
虽然剧情还可以更加丰满

叵人 发表于 2014-6-10 15:58

看的好累。看不下去了。不过不明觉厉

huruyi 发表于 2014-6-14 13:30


看的好累。看不下去了。不过不明觉厉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SS]无功无过,不悲不喜——《虚之少女》简评[较多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