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ndtear 发表于 2013-9-7 17:49

JUMP漫画的发展史

1990年10月份,一个红头发,失恋次数55次的男子,走入了我们的生活。
  SD从连载开始就注定它是个奇迹,无论是从漫画销量,日本社会影响,还是对于我们这80后这一代的意义。
  迄今为止,JUMP三要素:友情,努力,胜利。除后时代的一位作者,我找不出第三个人能把这三要素描述程度达到如此之高,并天才般的把他们结合在一起的人。
  作为当年北条司的助手,SD从画风上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北条的影响,起初作为一个新出道的作者,SD画面上依旧有很多瑕疵,人物形象容易走形,背景线条描绘过重,但这种瑕疵是很正常的,天才的井上雄彦很快的完善了自己地画技。
  所以,在SD的中期,我们终于看到了大成的SD。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贯穿JUMP辉煌史的偏偏就是三部体育运动题材的漫画。早期的《巨人之星》,中期的《足球小将》,现在的SD,整个JUMP的辉煌恰巧被这三本漫画连贯。
  作为一本体育漫画,怎样让画面与画面之间形成精密的联系并烘托出紧张的比赛氛围一直以来是运动型漫画必须去面对的难题,但对于漫画这个平面媒体来说,太难了,你无法让画面与画面之间形成连动,毕竟它在纸上,每个画面一览无余。
  远如巨人,前如足球,高桥解决不了这个难题,所以它聪明的让必杀技的静止画面去连贯后面的画面,虽然这种设定是成功的,但那也只是聪明的绕过去了而已,并没有直接面对。实际上,这个难题在运动型漫画中一直存在。大多数人选择高桥的方式——绕过去。
  但井上雄彦选择了不。
  作为一个艺术性大于商业追求的一个人,井上雄彦不喜欢耍弄小聪明,他要赋予自己笔下人物灵魂,他要让自己笔下人物动起来。
  其他人做不到的事,天才的井上雄彦却可以做到。
  他使用了分镜。
  
  大量使用类似于电影中分镜头的井上雄彦成功的让自己笔下人物活动了起来,其实在SD早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在这方面的尝试(樱木与大猩猩对决)
  多分镜的使用,使之自己漫画中人物的每一个动作都形成了一小段,而每个环境下人物不同反应的分镜头顺畅的连接在一次,就会在你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这种脱胎于电影,使用在动画之中的技术被井上雄彦运用在画纸上。
  于是,我们在读SD的时候,总会觉得其笔下人物如有灵魂,所有的动作不是被作者安排而是自己有思维的去做一般。
  而能动的画面对于一本体育漫画意味着什么,我想,但凡看过的人就能明白。
  井上雄彦的这一天才的技巧成功了。
  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的是,一本漫画的成功并不仅仅只是对抗而已。哪怕那是以对抗为核心的体育漫画。
  那永远只是技巧,而不是实质。
  什么是实质?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SD可以让国人80一辈产生如此的感情,究其本质,它也只不过是一本漫画而已。
  不同与同类代表的漫画,SD留在我们心中的并不只是某段剧情,也不只是某个人物。
  虽然SD在各方面刻画得都很好。但我一直在追寻这一切的根本。
  我们在年纪慢慢成熟后一头闯入到这个社会,面对着整个吃人的世界。我们开始习惯于控制情绪,习惯于杯盏交错之间互相的称兄道弟,习惯于在被辱骂被打压中依然微笑,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融入这个社会,为了继续明天的生活而已。
  那么,在这无比实际,无比现实的世界,又为什么会让我们对一个虚拟的产物产生那么强烈的认同感,并一直牢记在心中。
  是什么才能如此
  那么,这是什么呢?
  很幸运的是,我找到了,找到了那个被无数人重复重复在重复,但真正为之去行动的,却少之又少。
  那是种感动。
  那种感动叫
  执着……

孟彬彬 发表于 2013-9-7 22:18

天朝漫画 各种不给力

GAMEAGE 发表于 2013-9-8 00:08

JUMP的漫画有很多经典之作

xl70e3 发表于 2013-9-8 01:02

这是转载的么,好像还不全全

wineya 发表于 2013-9-8 11:45

这这点字就史了。。{:11_49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JUMP漫画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