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y_xyz 发表于 2013-5-9 06:49

作为一个化学系的前学生,写篇关于px的科普文吧~其实PX的毒性和可乐差不多嘛

       记得我研究生刚进实验室的时候,给我们做安全培训的老师就警告我们说,苯这个东西很危险,毒性很强,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甲苯的毒性就很小,你们要用就用这个。
       苯,甲苯,以及PX,也就是对-二甲苯,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他们的毒性又如何呢?为什么会中毒呢?
       化学是一门比较奇妙(也难得找到工作)的科学。比如说,盐酸是一个普通人避之不及的东东,而盐酸纳,或者说,氯化钠,或者干脆点,食盐,又是我们每天不得不吃的东西。再比如说,氰化钾是剧毒的,但是亚铁氰化钾就没什么毒性,甚至,亚铁氰化铁——也就是普鲁士蓝,不但是一种染料,据说还可以解铊中毒(就是清华让朱令中毒的那个东西)。
       我的意思是说,不要看着一个东西的名字就被吓死了,名字差不多的东西,毒性可能千差万别,秀才认字认半边的原则,在化学界可不一定适用。

       回到今天的主题,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苯,甲苯,和PX,到底有什么毒性。
       首先,我们来看看“苯”。苯的分子式是C6H6,画成图,就是这个样子:
http://fmn.rrimg.com/fmn065/20121027/2120/b_large_CXIV_0f2d000056821261.jpg
或者,更详细一点的,这个样子
http://fmn.rrfmn.com/fmn058/20121027/2120/b_large_K2mv_3bba00002beb1263.jpg
或者,让它长得萌一点,比如这个样子
http://fmn.rrimg.com/fmn064/20121027/2120/b_large_lF43_3be2000025121261.jpg

       关于苯,历史上还颇有一段公案,正常情况下,C6H14是非常稳定的,但是C6H12,C6H10,C6H8又都是不很稳定的,C2H2,C4H4,C8H8,也都是很不稳定的,按照理论推测,无论从数列的哪个方向来看,C6H6都应该是不很稳定的,然而,C6H6确是很稳定的。

       后来,化学家凯库勒做梦的时候,想到了下面这样一个咬自己尾巴的蛇:
http://fmn.rrimg.com/fmn063/20121027/2135/b_large_22bg_1233000029db1261.jpg
      就想出了苯的结构。如果诺贝尔早生50年,凯库勒的化学奖拿定了。

      回到开始的问题,为什么苯毒性很强呢?

      1   苯不溶于水,但是溶于油,人体很难把这个东西直接完全清理掉。

      2   苯的结果太完美了,完美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太难得被搞定了,于是,身体用常规手段也不能消灭掉这个东西。

      3   最关键的是,当身体好不容易想到一个办法收拾苯的时候,反应的产物又是非常有毒的,我摘录一段百度百科里面的苯的毒理如下,大家不用管这里面的名词是什么,只要知道都是很恐怖的东西就行了。

      代谢 苯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47-80%)、胃肠及皮肤吸收的方式进入人体。一部分苯可通过尿液排出,未排出的苯则首先在肝中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作用下被氧分子氧化为环氧苯(7-氧杂双环庚-2,4-二烯)。环氧苯与它的重排产物氧杂环庚三烯存在平衡,是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中间体。接下来有三种代谢途径:与谷胱甘肽结合生成苯巯基尿酸;继续代谢为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偏苯三酚、邻苯醌、对苯醌等,以葡萄糖苷酸或硫酸盐结合物形式排出;以及被氧化为已二烯二酸。乙醇和甲苯可以降低苯的毒性。

  苯的代谢物进入细胞后,与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会使染色体发生变化,比如有的断裂,有的结合,这就是癌变(形象地说,是发生变异,因为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它控制着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等),长期如此,就会引发癌症。

      一句话,女神这种完美的东西,是很难搞的。

      那么,甲苯呢?

      甲苯的结果是这样的
http://fmn.rrimg.com/fmn065/20121027/2150/b_large_hazj_5cf1000003a21261.jpg
      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也就是比苯多了一条小辫子而已。这个辫子叫做甲基,所以有一个小辫子的苯,叫做甲基苯,简称甲苯。

      画得萌一点,就是这个样子
http://fmn.rrimg.com/fmn060/20121027/2155/b_large_HTRf_279c000042fc1263.jpg

      老话说得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有小辫子的女神,就要好搞得多。我们不用和那个完美的苯环打交道,搞定边上那个小辫子就行了。

      事实上,我们体内有很多种酶,可以做这样的事情:
http://fmn.rrimg.com/fmn062/20121027/2205/b_large_OmAv_361b0000590a1262.jpg
       最后的这个东西叫做苯甲酸,我们喝的可乐里面就有一种添加剂叫做苯甲酸钠,是防腐剂,喝到肚子里也变成了苯甲酸。
       美国可乐公司也用苯甲酸哦,专注毒害美国人一百年哦亲~

       女神如果有小辫子被抓在手里,事情就好办了~

       到苯甲酸这一步,其实也没有完,苯甲酸可以和体内的氨基酸中的甘氨酸结合,生成马尿酸,通过尿液排出体内。马尿酸,顾名思义,应该是从马尿里最先发现的,虽然人尿里面有马尿成分确实让人有点怪怪的,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是吧。管他人尿马尿,主要成分都是水,对吧。

      那么,PX呢?

      PX的学名叫对-二甲苯,二甲苯的意思有两个甲基的苯,“对”表示这两个甲基的位置是在相对的位置,写成化学式,是这样的:
http://fmn.rrimg.com/fmn062/20121027/2220/b_large_iggX_6da4000002851261.jpg
萌版的造型,是这样的:
http://fmn.rrimg.com/fmn061/20121027/2220/b_large_y7r3_6b22000066131261.jpg


      聪明的你一定能想到,这样长了两条小辫子的女神,就更好办了,任意抓一条小辫子,不就搞定了么?

      是的,真相就是这样,你把上面那张生成苯甲酸的图都加根小辫子就行了:
http://fmn.rrimg.com/fmn065/20121027/2225/b_large_zPIX_3e5c0000847f1261.jpg

       后面的事情也差不多,还是和甘氨酸反应,生成甲基马尿酸(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回忆我们上面学的知识,为什么甲苯叫甲苯),从尿液排出。

       于是,PX就被轻松搞定了~

       回忆一下上面的知识:PX被酶多步氧化生成甲基苯甲酸,然后和甘氨酸反应生成甲基马尿酸,以尿液的形式从体内排出。

       与此相对照的,喝可乐里面的苯甲酸钠,和胃里的盐酸反应生成苯甲酸,与甘氨酸反应生成马尿酸,以尿液的形式排出——

       跟喝可乐差不多的事情,有啥可怕的。

       当然,因为体内的酶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如果一次摄入比较多的PX,确实是会中毒的,但是,谁也不会把PX当可乐喝,对吧。

       顺便说一句,虽然我的资料都是查的中文,但是这些实验和原理肯定不是中国人做的:在中国人有能力大规模毒死自己之前,西方国家自己也要用这些东西,他们早把这些东西研究透了。

      能毒死中国人的东西,也能毒死洋人。洋人总不会自己害自己,对吧。

EA123 发表于 2013-5-10 17:53

好长啊~~~~~~~~~~{:5_153:}

lx168888 发表于 2013-5-10 17:56

我最喜欢的科目除了数学语文就是化学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作为一个化学系的前学生,写篇关于px的科普文吧~其实PX的毒性和可乐差不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