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惊讶拆迁农民一家住200平米房:这么大
“小城镇建设好了,甚至比大城市生活得舒适方便。”3月30日,陶进娣回忆了她见到李克强的场景。她几乎是扒开人群,才挤到了最里层,握住了李克强的手。
这是江苏省江阴市新桥镇的小广场,整个小镇最热闹的地方,周边是菜市场和幼儿园。当时是3月27日下午5点左右,傍晚时分,人群熙攘。
两辆中巴车悄然驶来,停在广场边,一群人下车朝小镇的规划馆走来。新桥镇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镇上经常有人来参观,居民们已经习以为常。
19.3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6万人陶进娣所在的新桥镇,是江阴最小的一个镇。小镇的部分区域进行了欧式改造,错落有致,是江南水乡里的“欧洲小镇”。
一位江苏当地官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李克强此行,专程考察小城镇规划建设情况和农业现代化情况,第一站选择新桥镇,并不意外。
2003年以前,新桥镇只是个普通的农业化小镇,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和种地为生。从2003年起,该镇推行“三集中”改革,即农业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镇区集中。
新桥镇成为无锡地区城镇化的一个样本:农民上楼,成为工人,集中居住率在80%以上。
城镇化,一直被李克强视作弥合中国城乡二元对立、解决三农问题的选择。
早在求学时,李克强就对城市化问题有过研究。他的硕士论文《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就探讨过这一问题。
主政河南和辽宁时,李克强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推动两省的城镇化进程。负责全国经济工作后,城镇化又成为李克强的施政方针之一。
陶进娣注意到人群开始聚集,并有声音说:“是总理!”更多的人呼啦啦涌了过去,李克强被包围在中间。
陶进娣也挤进人群,她看到李克强微笑着和大家一一握手。当李克强握住她的手时,陶进娣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总理,去我家坐坐吧。”
李克强笑着问:“你家多大?”
陶进娣回答说,一家5口住200平方米。
李克强有些惊讶:“这么大?”
“我们新桥人(的房子)都有这么大。”陶进娣说。
10年前,陶家的老房子通过拆迁,安置了这套新房。新桥镇对集中居住的农民,按“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进行拆迁安置和土地流转,并给予拆迁户每人1.05万元的补贴。
如今,退休后的陶进娣每个月能领取居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补贴、小高层补贴等共计千元。
陶进娣向总理讲述着小城镇生活的舒适,李克强回应说:“你们有双重身份,是新农民,也是新市民。小城镇建设好了,甚至比大城市生活得舒适方便。”
随后,李克强几乎是被人群“推”进规划馆,这座透明的玻璃房子里,放置着小镇的整体规划模型,精致美观,也是未来生活的图景。
“新桥,这个桥是创造新生活之桥。”李克强称赞说。
这算是明嘲还是暗讽...... 好吧,不管你信不信{:touzhele:} 喵了个咪的,老子回老家把山一圈,咱家有好几百亩大~ 这话是正话还是反话啊。。。 农村地也没有城市那么值钱。。
页:
[1]